如今,“中年” 已成了一道无法跨越的就业门槛。不少 40 多岁的人,没什么亮眼的技术,也没有过人的专长,一旦遭遇工厂搬迁、公司倒闭、裁员,就容易陷入失业的困境。
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房贷车贷每月都要还,手里攥着空荡荡的简历,投出去的求职申请石沉大海,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活的压力一点点压上来。他们既怕家人看出自己的焦虑,又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 这就是很多普通中年人的真实处境,难,却又不敢停下脚步。
昨天晚上快九点,去楼下超市买牛奶,看见张叔还在货架那儿忙活。他穿的超市工服都洗得发白了,额头上全是汗,手里拿着扫码枪,一个一个核对商品有没有过期。我帮他扶了下歪掉的纸箱,他笑着说:“再弄完这两排就下班,不然明天来新货又乱套了。”
张叔今年 49 岁,之前在一家小工厂拧螺丝、贴标签,去年工厂搬去外地了,他没跟着走 —— 家里老人身体不好,孩子还在读初中,实在走不开。
没了工厂的活儿,他才发现自己啥技术也没有,连电脑基本操作都不会。一开始跟着老乡去工地找活,可工地上要的都是会砌墙、铺瓷砖的师傅,他只能打零工:今天帮人搬材料,明天帮人看工具,干一天拿一天的钱。有时候下雨没活干,就只能在家愁得唉声叹气。
后来小区超市招理货员,他赶紧报了名。一个月就三千多块钱,还得两班倒,但胜在稳定。
每天早上七点就得到岗,先把新到的货搬到货架上,再把顾客弄乱的商品摆好,中午就一个小时吃饭时间,晚上忙到九点才能回家。
有次我看见他蹲在仓库角落吃盒饭,菜里就几片青菜、一块豆腐,他说:“省点钱给孩子买辅导资料,我这年纪,能吃饱就行。”
小区的王阿姨,比张叔小两岁,之前在菜市场帮人卖菜,后来菜市场拆了,她也没活儿干了。王阿姨没读过多少书,一辈子就守着菜市场,除了称菜、算账,别的啥也不会。
找不到工作的那几个月,她天天在家哭,怕自己帮不上家里,还得靠老伴的工资过日子。后来小区物业招保洁,她咬着牙报了名,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扫楼道:一层一层擦扶手、扫垃圾,有时候遇到业主乱扔垃圾,她再委屈也得收拾干净。
有回我妈跟她一起买菜,看见她手上裂了好几个口子,还沾着洗衣粉沫,问她咋回事,她说:“昨天扫完楼道,又帮业主擦了玻璃,洗洁精太伤手了。” 我妈让她别这么拼,她叹口气说:“多干点活,物业说不定能给涨点工资。
老伴的工资要留着吃药,我能多挣一点是一点。” 有次她孙子来小区玩,看见她在扫垃圾,拉着她的手说 “奶奶别干这个了,脏”,她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却还笑着说 “奶奶不脏,奶奶是在给宝宝挣买糖的钱”。
我老公的表哥老陈,今年 45 岁,之前在一家小餐馆帮厨,就会切菜、洗碗。去年餐馆倒闭了,他找了好几个月工作:要么餐馆嫌他年纪大,要么要求会炒菜,他一次次都没成。
为了挣钱,他最后去送了外卖,每天骑着电动车在大街上跑,不管刮风下雨,都得按时把餐送到顾客手里。有次下雨天,他骑车滑倒了,餐洒了一地,自己的膝盖也擦破了皮,他没敢告诉家里人,还自己赔了顾客的餐费。
老陈跟我老公聊天时说:“有时候送完最后一单,都半夜十一点了,坐在路边啃个馒头,看着路上的车灯,总觉得自己特别没用。可一想到家里还有老婆孩子要养,第二天还是得爬起来接着送。”
有次他儿子过生日,他想早点回家,结果路上堵车迟到了,顾客给了他一个差评,他回来后躲在阳台抽烟,一根接一根地抽。
其实这些人都很普通:没技术、没本事,也没啥过人的地方,只能靠卖力气过日子。他们也会焦虑、也会迷茫,没人的时候也会偷偷难过,可他们从来没想着放弃 ——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自己多扛一点,家里人就能轻松一点。
但你别以为他们就一直这样难。后来张叔跟着超市里的年轻人学用手机接线上订单,一开始总弄错地址,慢慢就熟练了,现在每个月能多挣几百块;王阿姨因为打扫得干净,小区里的业主都喜欢她,有人介绍她去家里做钟点工,每周去两次,能多挣一千多;老陈送外卖时跟几家餐馆老板混熟了,老板们知道他踏实,店里忙不过来就喊他去帮忙,虽然还是帮厨,可收入比送外卖稳定多了。
生活对这些 40 岁的普通人确实不太好,没给他们太多选择,可只要愿意踏踏实实干,愿意学一点简单的新东西,日子慢慢也能好起来。
他们或许走得慢、过得辛苦,可从来没停下脚步,而那些一步一步踩出来的脚印,最后都帮他们走出了困境,找到了能安稳过日子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