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笔者常常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时刻紧盯着肿瘤大小的变化、指标的高低,却容易忽略治疗过程中身体发出的一些细微信号。有时,恰恰是这些细节,影响着整体的治疗效果。
![]()
其中,肾脏就是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之一。作为人体的“净化中心”,它日以继夜地工作,过滤血液、清除代谢废物。但,化疗、靶向治疗甚至肿瘤本身,都可能给它带来沉重的负担。
今天,我们就来识别肾脏受损时发出的三大信号,学会守护好这座身体的“滤芯”,为抗癌之路保驾护航。
信号一:水肿
肾脏排水不畅
![]()
肾脏就像一个高效的过滤器,承担着每天过滤200升血液的任务。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化疗药物和靶向药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有时候肿瘤本身也会导致尿酸、钙水平上升,这些都增加了肾脏的压力,容易导致水分滞留,最终“化身”水肿。
如何识别?
位置很重要:早上起床脸肿、眼皮肿,活动活动就消了,通常是药物引起的水分滞留,不用特别担心;但如果脚肿、腿肿,按下去五秒都不回弹,或者肚子和腰部也肿了,那就要警惕了,这可能是肾脏出问题了,水分排不出去,积在低处。
肾脏就像家中的净水器,如果过滤系统堵塞,水流就会停滞,一旦出问题,肿瘤治疗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信号二:泡沫尿
尿里有“泡泡”不是上火
![]()
不少人一看到尿里有泡沫,就说“哎呀,我是不是上火了?”。但其实,泡沫尿可能是肾脏的“过滤网”出了问题。
肾脏有两个屏障负责过滤血液中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是不会漏到尿液里的。但抗癌药、感染、缺水等因素会让这个屏障破裂,蛋白质就会漏到尿里,形成泡沫。
如何识别?
观察泡沫的持续性:如果尿液泡沫像啤酒泡沫那样,半小时都不消失,那就要留心了,可能是肾脏过滤功能出了问题。
年龄提示:尤其是50岁以上的朋友,突然发现尿里有泡沫,要赶紧检查肾功能。临床数据显示,10%的老年人蛋白尿是由肿瘤引起的。
很多肿瘤患者在早期并未察觉到肾脏的损伤,直到出现明显的症状时,肾功能可能已受到严重影响。
信号三:没胃口、皮肤痒
肾脏的”求救信号“
![]()
肾脏功能不全时,可能不会直接给你警告,而是通过一些不起眼的症状来发出信号。你可能会感到食欲减退,或者皮肤开始变得异常干燥、发痒。很多时候,这些都被误认为是化疗的副作用而被忽视,但实际上,它们可能是肾脏功能问题的早期征兆。
如何识别?
食欲不振:如果突然对食物失去兴趣,尤其是觉得食物特别腥,或者吃什么都提不起胃口,可能是肾脏的毒素积累在血里,导致了恶心和胃口不佳。
皮肤发痒:皮肤感觉又干又痒(特别是晚上),常规止痒药膏没作用,可能是肾脏问题引发的。
乏力:走几步就喘,感到特别累,也可能是肾脏无法排毒所致。
如果肾脏不工作,体内的毒素就堆积起来,导致这些“不明原因”的小症状,别再单纯归咎于化疗了。
肾脏保护的两大法宝
3个禁忌和2个必做事项
三类食物肿瘤患者要避免
![]()
01
高盐食物:腌肉、酱菜、薯片这些都是高盐的代表,盐分过多会让肾脏更辛苦。每天的盐摄入最好不要超过5克(差不多一瓶啤酒瓶盖的量),炒菜时可以用葱姜蒜调味,既健康又美味。
02
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浓肉汤、鱿鱼等高嘌呤食物容易升高尿酸,堵塞肾脏小管,导致肾脏损伤。
03
不明偏方:一些所谓的“抗癌神药”可能含有对肾脏有害的成分,如马兜铃酸,这类东西吃一次,肾脏就可能报废。吃任何补品或偏方前,最好先咨询主治医生,不要盲目跟风。
两件肾脏保护必做事
![]()
01
多喝水: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帮助肾脏“洗澡”,排出体内的毒素。不过,如果肾脏已经有问题或心脏也不太好,记得先听听医生的建议,别胡乱喝。
02
别憋尿:有尿就去排,憋尿容易让膀胱里的细菌回流到肾脏,引起感染。肿瘤患者免疫力较低,一旦感染,肾脏受伤的风险更高。
肾脏是肿瘤治疗中的“幕后英雄”,它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工作。如果你保护好它,抗癌的战斗就能更加有力。大家别等到问题出现时才后悔,提前做好保护工作,让我们和肿瘤的“持久战”更有底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