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飞鹤(06186.hk)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1.51亿元,同比下降9.36%;期内利润10.3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6.66%,交出近5年来最低迷的一份中报。
“奶粉一哥”业绩承压
资料显示,中国飞鹤是国产奶粉龙头,“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广告语更是深入人心,受益于国产品牌崛起的契机,以及依托高端产品获得的高毛利,公司曾经历了一段黄金成长期。
2017年到2021年,中国飞鹤营收规模由58.87亿元增长至227.76亿元。同期净利润突飞猛进,从2017年的11.60亿元狂飙至68.71亿元。然而,到了2022年,中国飞鹤的高增长紧急刹车,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公司营收出现震荡,归母净利润更是降至30多亿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中国飞鹤营收、利润双降,也是其近5年来最低迷的一份中报。过去四年,飞鹤每年上半年都能实现96亿元以上营收,且归母净利润维持在16亿元以上。
东财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中期,飞鹤营收分别为115.4亿元、96.73亿元、97.35亿元、100.9亿元,增速分别为32.59%、-16.21%、0.65%、3.70%;净利润分别为37.4亿元、22.56亿元、16.96亿元、18.75亿元,增速分别为35.85%、-39.68%、-24.82%、10.56%。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承压,中国飞鹤解释称,主要是两个原因:为保持货架产品新鲜度,主动降低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渠道库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消费者提供生育补贴。
收入依赖单一业务
一直以来,飞鹤的收入主要来源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销售收入,该部分收入为飞鹤贡献了超九成收入,收入依赖单一业务,抗风险能力较弱。
今年上半年,飞鹤乳制品及营养补充剂产品实现收入91.43亿元,同比下滑9.08%,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9.91%;原料奶实现收入780.6万元,同比下滑79.82%,占总收入的比例为0.09%。
分区域来看,中国内地实现收入90.41亿元,同比下滑9.47%;美国地区实现收入9101.2万元,同比增长11.94%;加拿大地区实现收入1821.3万元,同比下滑30.69%。
根据尼尔森数据,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基于2021年至2024年全球婴配粉市场以及婴配粉品牌销量的比较研究结果做出确认,飞鹤连续四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球销量第一。
有意思的是,伊利也在今年半年报强调其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从侧面可以看出,伊利婴幼儿奶粉业务很可能是飞鹤的“劲敌”,飞鹤想要守住自身的行业地位,越来越难。
10亿回购20亿分红稳信心
此外,中国飞鹤的销售费用多年居高不下侵蚀利润。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飞鹤的销售及经销开支分别为52.6亿元、67.3亿元、65.4亿元、67.1亿元;而在2024年,飞鹤该项支出同比增加7%至71.8亿元,营销费用率略有上升。
今年上半年,飞鹤在营销方面的开支31.7亿元,同比减少10.2%,营销费用率为34.7%,略低于上年同期35%的费用率。
中报发布的同时,飞鹤宣布拟动用不少于10亿元资金用于回购股份,同时维持稳定的分红政策,预期2025年中期分派股息约10亿元,2025年分派股息总额不少于20亿元。
在回馈资本市场方面,飞鹤展示了其注重长期价值的诚意与决心。不过,似乎并没有提振投资者信心:仅在近2个月内,飞鹤股价跌幅已超25%。
业绩预告披露后,多家券商机构下调飞鹤的评级。浦银国际研报认为,飞鹤的生育补贴今年4月才开始实施,因此下半年收入受该政策的影响可能大于上半年。在此背景下,飞鹤原先定下的全年业绩目标将有很大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