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越来越多高校不仅着眼“教书育人”,更关心如何让学生在全球议题中有发言权?刚刚结束的一场全球青年竞赛,就让一批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在国际舞台上一显风采。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南京审计大学的一个校园项目脱颖而出。南审“Lumio”团队在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与国际能源转型学会联合举办的“能源转型青年之声全球大赛”中,以“打造富有活力的碳中和校园”项目,斩获东北亚赛区一等奖与全球三等奖,成为国内院校中的亮眼存在。整个竞赛吸引了来自37个国家、77支团队的300名青年参与,其中不乏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京大学等一流高校的阵容——南审也是唯一独立获奖的国内双非院校。
这个成绩并不是偶然,而是实实在在基于学校教学与学科布局上的自信表达。Lumio团队由国际学院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组成,在院长郭焕修教授的指导下,团队率先在南审莫愁国际校区进行碳核算与能源审计试点,成功将校园碳排放可视化智能管理系统落地,发展屋顶光伏与智慧能源项目,实现能耗降低20%、节省电费40万元、减少碳排放500吨,为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这么一个贴近现实的项目,让学校有机会走到国际议题的前沿,也清晰映射出南审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推动学科创新的教育导向。作为全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校,南审由国家审计署、财政部、教育部与江苏省政府共同建设,在审计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学术底色。这次“碳中和”项目则是审计与绿色发展创新融合的实际体现,为学生提供了跨界实践和国际交流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这种实践经验并不局限于实验室或课堂,它让南审的学生真正成为全球议题的参与者与贡献者。这种从校内到国际舞台的横向扩展,一方面展示了学校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强大,另一方面也为招生提供了一张有温度、有高度的“成绩单”。
这样看来,南京审计大学的教学实力不仅体现在“审计+金融+会计”等传统专业,更在于它有能力鼓励学生跨学科结合未来趋势,在实践中强化学科优势。在气候、绿色经济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今天,南审学生正在用行动证明:审计背景加创新实践,能让学生走得更远。
南京审计大学让每个学生不仅停留在专业学习上,而是能触达全球议题,加入一个也许并不“热门”但极具先锋性的实践团队,“碳中和校园”项目就是一个生动例证。在南京审计大学,课堂不仅是知识发生地,更是思考、实践与共建未来的起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