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7月,马自达在全球市场的生产和出口数据双双下滑,折射出这家以操控著称的日本车企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策略调整,在关税压力与市场变化的双重夹击下,马自达正有意识地削减低利润小型车的生产,将更多资源投向利润更高的大型跨界车型,以求稳住盈利局面。
(图片来源:汽车新闻)
根据马自达最新发布的生产与销售报告,7月其日本本土产量环比下降28%,全球整体产量更是同比下滑23%,降至86,551辆,这已经是连续第六个月出现下滑。同时,马自达7月在日本的出口量也同比减少18%,至51,235辆,同样为连续第六个月走低。具体到主要市场,对北美出口量下降12%,对欧洲出口量下降16%,而作为曾经主力车型的马自达3,其整体出口量更是锐减27%。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马自达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的直接体现。在车型层面,马自达明显降低了Mazda2、Mazda3以及CX-30等小型及紧凑型车型的产量和出货。其中,Mazda3的全球销量7月再降18%,已是连续第五个月下滑;CX-30的全球交付量也下跌19%,下滑态势贯穿整个2024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自达正集中力量提升CX-50、CX-70和CX-90等更大、更高档、利润空间更可观车型的产能与销量。
特别是在美国市场,这一战略转变的效果尤为明显。马自达位于阿拉巴马州的工厂大幅提升CX-50的产量,7月同比增幅高达31%,达到8,963辆。而CX-50的终端销量也同步飙升72%,达到13,810辆。与此同时,进口至美国的CX-70和CX-90两款大型跨界车亦表现亮眼,销量分别增长75%和26%,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推出,也恰逢美国电动汽车激励政策即将到期,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相比之下,曾经的主力车型Mazda3和CX-30在美国市场则遭遇滑铁卢,销量分别暴跌47%和53%。
马自达这一战略调整,是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的主动求变。公司预计,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本财年,关税相关成本将高达2,333亿日元(约合16.1亿美元),但管理层已制定应对方案,包括削减成本、推出新产品,以及将产品重心转向高利润车型,目标是通过这些举措抵消约60%的关税冲击。首席执行官毛吕昌弘此前已明确表态,将聚焦于利润率更高的车型,以推动企业恢复盈利能力。
尽管马自达全球销量的九成来自本土以外市场,但在面对美国关税压力和海外需求波动的同时,公司也在尝试“内外兼顾”。6月,马自达曾表示计划提升日本国内销量约三分之一,以缓冲国际市场波动。为此,马自达在日本本土也加大了部分低价车型的推广力度,例如Mazda2和Mazda3的本地销量在7月分别实现了62%和18%的增长。不过,这种“内销提振”更多被视为一种短期策略,其核心仍是围绕高利润大型跨界车打造更具韧性的全球产品结构。
整体来看,马自达7月的产销数据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在全球关税形势与消费趋势变化下,企业主动优化产品布局、调整市场策略的必然结果。从削减低利润小型车、增产高附加值大型跨界车,到聚焦北美等关键市场的高利润车型,马自达正试图通过一系列“加减法”,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新的平衡点与增长动力。
(编译:全球汽贸网Kat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