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刚拉开序幕,接连传来令人悲痛的消息,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人士相继辞世。
他们的离去仿佛三颗璀璨星辰的黯淡,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镌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然而,他们却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与世长辞,令其亲友陷入深深的哀悼之中。
那么,这几位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因何原因离世?
93岁香港影坛传奇人物黎宣
2025年8月31日,演艺圈被一则沉痛的新闻笼罩。
前艺人杜兆津率先在社交平台上发文,附上一张与慈祥老人的合影,并配文:“愿师母黎宣一路走好!”照片中的老人正是黎宣,这条动态迅速引发广泛讨论。
随后,黎宣的女儿通过香港演艺人协会正式确认,黎宣已于8月28日凌晨3时21分在家中安然离世,享年93岁,这位影坛传奇人物就此谢幕。
黎宣的出身堪称辉煌,1931年10月,她诞生于香港一个电影世家。
她的父亲黎民伟,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
早年,黎民伟创办了香港首家电影公司“民新”,拍摄的影片部部堪称经典。
母亲林楚楚同样非同凡响,作为民国时期著名演员,她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贤妻良母形象。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黎宣自幼便与电影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的她,常常搬着小板凳,安静地坐在片场角落,目不转睛地看着父母拍戏,那小小的身影中满是对表演的热爱与向往。
有时导演见她可爱,还会让她客串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这些不经意的经历,悄然在她心中埋下演艺的种子,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生根发芽,使表演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49年,年仅17岁的黎宣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正式参演电影《大凉山恩仇记》,由此踏入演艺圈。
此后数十年,她在银幕上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角色,成为几代香港观众心中的经典记忆。
在长达63年的演艺生涯中,黎宣展现出令人敬佩的职业精神,她从未因私事请假一天,这份对演艺事业的执着贯穿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
她的努力与奉献,业内有目共睹。
2023年,为表彰她对香港演艺事业的杰出贡献,香港演艺人协会为她颁发“杰出演艺大奖”。
颁奖当天,92岁高龄的黎宣虽步履蹒跚,身形不再挺拔,但精神矍铄,眼中依旧闪烁着对演艺事业的热爱。
谁能料到,这竟是观众与她的最后一面。
如今,黎宣已然离去,但她留下的经典角色与敬业精神,将永远铭刻在香港电影史册中,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她的故事也将被观众代代传颂,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35岁山东巨人徐福海
2025年8月31日深夜,不少人在刷抖音时被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击中——抖音账号“世界第一巨人(张俊才)”突然发布动态,确认35岁的山东巨人徐福海已经离世。
消息一经发布,评论区迅速被网友的惋惜声淹没,毕竟就在几天前,大家还刷到过徐福海笑容满面分享日常的视频。
此外,张俊才还在内容中特别澄清了徐福海的真实身高为2.25米,并非网上传言的2.43米。
他还提到自己专门打电话核实死讯,以防止有人借徐福海的“巨人”身份造谣博取关注。
其实,徐福海在14岁之前与普通孩子无异,身高体重都在正常范围内。
但14岁那年,他的身高突然开始迅猛增长,一年能增长20厘米。
随着年龄增长,身高带来的不再是优势,而是无尽的痛苦。
后来徐福海被确诊为血栓性静脉炎引发的老烂腿,双脚逐渐溃烂。
起初还能拄拐行走,但病情恶化后,连站立都成了奢望,只能长期卧床。
更令人揪心的是,病情加重后,他连基本进食都变得困难,每天忍受伤口溃烂的剧痛,吃不下多少食物,身体迅速消瘦。
2020年,徐福海的遭遇被媒体报道后,齐鲁公益联合当地一家医院伸出援手,承诺提供免费治疗。
那段时间,徐福海与家人都看到了希望,积极配合治疗,网友们也纷纷在视频下留言鼓励。
可惜好景不长,治疗效果未达预期,病情反复发作,最终希望破灭。
尽管被病痛折磨,徐福海在短视频中始终保持着乐观态度。
“一餐能吃15个馒头”成了他的标志,视频中的他总是大大咧咧地笑着,分享吃饭日常或与网友聊天,从未流露出悲伤。
数百万网友被他的坚强感动,纷纷在评论区为他加油打气,称他为“最乐观的巨人”。
可镜头背后的痛苦,只有徐福海自己最清楚。
如今这位35岁的“巨人”永远离开了,网友们在悼念的同时,也感叹生命的脆弱。
不过,徐福海用乐观对抗病痛的形象,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他引发的对罕见病群体的关注,也希望能持续下去。
69岁跨界学者岛子
2025年9月1日清晨,学术界再传噩耗——著名艺术评论家、诗人,同时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的岛子,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9岁。
消息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发布的讣告正式确认,不少学生与学界同仁看到后无不感伤。
岛子原名王敏,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以独树一帜的“玄学派”诗歌风格在文坛崭露头角。
后来他不仅创作诗歌,还致力于传播与研究,出版了《岛子实验诗选》《美国自白派诗选》等多部作品,甚至荣获国际诗歌奖项,在诗歌界占据一席之地。
在艺术评论领域,他也成果丰硕,撰写的评论文章逻辑严谨、观点鲜明,成为许多艺术专业学生的必读之作。
熟悉岛子的人都知道,他身兼诗人、评论家、教授多重身份,却在每一个角色上都做到了极致。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会患上白血病,且在8月底病情突然加重,白细胞异常升高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被紧急送入ICU抢救。
天不遂人愿,经过几天抢救,岛子终究未能挺过这一关,于9月1日清晨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艺术与教育事业。
他的离去令学术界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学生们在社交平台缅怀他,称“再也听不到先生讲诗歌与艺术了”;同行们则评价他“用一生诠释了对学术的坚守”。
虽然岛子已逝,但他留下的著作、培养的学生,以及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将继续传承。
这份精神财富,也将持续影响一代又一代学界人。
愿这位有风骨的学者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与诗歌和艺术相伴。
参考文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