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北京的某个清晨,72 岁的濮存昕牵着母亲的手在小区花园散步,老太太突然停下脚步盯着他问:“你是谁家的孩子?怎么陪我走路?” 他笑着蹲下来,像哄小孩似的解释:“妈,我是存昕啊,您的儿子。”
这样的对话,过去八年里每天都在上演。你可能不知道,这位在舞台上饰演过李白、林则徐的 “国民戏骨”,如今最上心的角色是 “全职儿子”—— 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根据 2024 年数据,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中痴呆患病率约 6%,总患病人数达 5300 万,其中 90% 靠家人居家照料,平均每个照料者每天要付出 19.1 小时。
濮存昕就是这千万照料者中的一个,只不过他的人生剧本,比舞台上的故事更让人动容。
从 “坡脚少年” 到 “国民戏骨”:命运给的苦,他都嚼成了糖
你想想,要是生在演艺世家,老爸是北京人艺的名导演,本该顺风顺水吧?可濮存昕小时候就遭了罪 —— 小儿麻痹症让他成了 “坡脚少年”。别的孩子在操场疯跑时,他得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还被起各种难听的外号。
那时候他爸苏民没说啥大道理,就一句 “把自己过好了,别人自然会看见”,这话像钉子一样扎在他心里。后来他天天跑步练走姿,硬是把 “坡脚” 改成了 “稳健”,你看他后来在舞台上站得笔直,那都是年轻时练出来的底子。
16 岁去黑龙江建设兵团当知青,他躲在被窝里哭过不少次,可想起老爸的话,又咬着牙干最累的活。后来考进文工团、空政话剧团,从跑龙套到演《李白》爆红,他从没靠过父亲的关系。2000 年凭《洗澡》拿大学生电影节影帝,2019 年演《林则徐》场场爆满,按理说 72 岁该享受退休生活了,可他却比以前更忙 —— 不是忙拍戏,是忙照顾妈。
2016 年父亲走后,母亲贾铨受打击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弟弟早逝,姐姐身体不好,照顾母亲的担子全压在他身上。2024 年他推掉了 80% 的商业演出,连原本要主演的话剧《雷雨》都改成了幕后指导,用他的话说:“舞台可以等,妈等不了。”
有人算过账,像他这样级别的演员,一年接两部戏、几个代言,收入至少千万级别。可他现在每天早上 5 点起床给母亲做早餐,上午喂药、教认字,下午陪晒太阳,晚上还要值夜防止母亲走失。
2023 年有次母亲凌晨 1 点不见踪影,他和妻子在小区里找了三个小时,最后在物业值班室发现老太太抱着旧照片发呆。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对 72 岁的老人来说本就难熬,可他还坚持每周去马术俱乐部训练 —— 不是为了消遣,是怕自己身体垮了没人照顾母亲。
2024 年 6 月,他还搭档爱马 “知青” 赢得了马术比赛冠军,你看这精气神,哪像个本该安享晚年的老人?
19.1 小时的日常:当 “戏骨” 演起 “全职儿子”
都说照顾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像 “养第二个孩子”,可这 “孩子” 还会突然发脾气、记不住人。濮存昕每天要做的事,说出来能让你咋舌:早上 7 点准时喂母亲吃核桃(医生说补脑),上午用识字卡片教她认 “家”“儿子” 这些简单的字,中午得看着她把饭吃完,下午带她回忆过去的事 —— 比如讲当年父亲在人艺后台教她演戏的场景。
有次母亲突然想起点什么,说 “你爸当年穿中山装特别帅”,他赶紧拿出老照片给她看,老太太盯着照片笑了半天,那一刻他觉得再累都值了。
根据数据,全国有半数照料者为了照顾病人不得不停止工作,濮存昕虽然没完全退出演艺圈,但也推掉了不少机会。2024 年有个大制作电视剧找他演主角,片酬给得很丰厚,可他听说要去外地拍三个月,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走了妈怎么办?护工再好也不如家人贴心。”
他还在母亲卧室装了智能手环,能实时监测心率和位置,有次半夜手环报警,他冲过去发现母亲从床上摔下来了,赶紧抱着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老人家这个年纪,身边真离不开人。” 这话他记在心里,从此晚上就睡在母亲房间隔壁的沙发上。
你可能会问,他就没觉得累的时候吗?当然有。2022 年他因为过度劳累晕倒在厨房,醒了第一件事还是问母亲吃饭了没。
可他从不抱怨,还把照顾母亲当成 “人生必修课”。去年河南清丰县搞孝道文化活动,邀请他当嘉宾,他特意带着母亲一起去,看当地 “孝善大食堂” 里老人们开心吃饭的场景,老太太居然说:“这里好,有好多老朋友。”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所谓孝道,不就是让父母晚年过得安心吗?
现在他每天都会给母亲读当年父亲写的剧本,虽然母亲大多时候听不懂,但只要她不闹脾气,他就觉得这一天没白过。
总结:孝道不是选择题,是中国人的 “生命必修课”
濮存昕的故事,其实是千万中国子女的缩影。从 “坡脚少年” 到舞台巨匠,再到病母身边的守护者,他这辈子跨过的坎不少:失去弟弟、送走父亲、面对母亲的记忆消失,可他从没低头。
根据 2024 年数据,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2.2 亿,老年抚养比 22.8%,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老年人像濮存昕一样,一边应对自己的衰老,一边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有人说他傻,放着好好的退休生活不过,非要 “自找苦吃”。可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孝道从来不是选择题。就像河南清丰县那些孝老模范,或是濮存昕自己说的:“妈给了我命,现在她需要我,我就得扛着。”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多陪母亲几年,哪怕每天都要重复解释 “我是谁”。2024 年他参加马术比赛时说:“我得保持健康,不然妈没人管。” 这话听着让人心酸,却也道出了无数照料者的心声。
舞台上的谢幕有鲜花和掌声,可人生的谢幕往往只有亲情作伴。濮存昕用 72 岁的人生告诉我们:所谓 “不敢老”,不是怕皱纹和白发,是怕自己倒下后,没人替自己守护最亲的人。
这种责任,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也正是这份坚守,让我们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