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图为第三幕“青山作证”剧照
图为第二幕“黑土英魂”剧照
李艳军
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2025年8月15日,由徐扶民编剧,马艳青导演,邯郸市东风剧团排演的四幕情景话剧《回响》,在开元名都会议中心上演。看着舞台上一个个鲜活英勇的形象,听着一句句动人心魄的呐喊,还有每一幕轰然响起的抗战歌声,观众们热泪盈眶,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这是一部反映全民族抗战主题的剧目,《回响》剧名本身就凸显了强烈的主题意识。上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华民族遭遇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各族人民深深觉醒,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抗日工作,投身抗日战场,参与到这场挽救民族危亡的热血铁流之中。共同的奔赴,共同的呐喊,共同的冲锋,共同的牺牲,交汇成一曲恢弘的民族巨响。大幕拉开,冲锋号响起,观众们随着舞台展现,再次聆听到那惊天动地的怒吼,当看到那豪迈悲壮牺牲的时候,感动激荡在心头。
《回响》表现的重点是少数民族抗战的史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伟大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被称为民族之战,那是因为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之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民族向心力得到极大加强,同一个华夏、同一条根脉的民族情感进一步巩固。该剧选取了四段少数民族的抗日史实,再现了三位被列入抗日英烈名录的满族、回族、蒙古族少数民族抗日英雄和一位被广泛传颂的朝鲜族女英雄的英勇事迹,讴歌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展示了我国各族人民在民族危亡之际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古诗云,疾风知劲草,《回响》告诉我们,正是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得到了激情彰显,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同心同德,热血奔流,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根基。
受舞台演出空间与时长的限制,该剧别出心裁地采用了线性框架结构。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各个民族都以不同方式参与到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无论时间跨度之大还是经历之惨烈,均是前所未有。在这其中,涌现出了太多太多的各民族抗日英雄和感人事迹,仅靠一部剧是难以尽述的,《回响》用以线串珠的方式来解决这一架构问题,用一位抗日老将军的回忆讲述作为一条线,把四位抗日英雄的真实事迹艺术化地展现并贯穿起来。除序幕和尾声外,“血战南苑”“黑土英魂”“青山作证”“向前向前”,四幕戏四个篇章,按照抗战时间顺序推进,每个篇章都设计了独立的人物关系和主体事件,构成了独立的舞台情境,在节奏上形成了开篇激烈壮观、中部丰满充实、结尾激越有力的整体节奏,让观众的目光时刻被剧情牵引,被人物感染。可以说,这是该剧在戏剧结构上新的探索。
舞台艺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表现方式,只有树立起了人物的形象,才能表达主题,感动观众。《回响》整体风格是激扬悲壮的,同时也用细腻的笔触直指人物内心,完成了人物形象的立体丰盈描绘。在剧中,编剧把英雄的壮美与柔美进行了充分再现,真正让《回响》达到了高亢时提神解气、柔美处动人心怀的戏剧效果,不但令人激动,而且泪点频仍。第一幕的满族抗日将领佟麟阁,在给妻子的信中表达深沉的阵亡托孤之情,听来让人泪目。面对北平群众对国民政府抗日的质疑,他慷慨承诺,“如我退怯你们可把我拉到天安门前割我双耳、剜我双眼”,生命的最后一刻,高声唱出“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雄壮歌谣,壮烈殉国。第二幕的中国朝鲜族女英雄许成淑,面对父亲的劝降,大义凛然绝不后悔,对自己的战友充满亲情疼爱,被俘后宁死不屈,发出“只要不死,永远向着敌人开火”的激情怒吼。第三幕的蒙古族抗日英雄高凤英,用柔和的心爱护烈士遗孤,用不屈的战斗保护根据地过冬的军粮,与战士们一起在月色下嚼着野果,怀着对圣地延安的向往,向敌人发起最后的冲锋。第四幕的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他的母亲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悲壮胸怀,宁可饿死不吃敌人一口饭,而马本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品质和革命军人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怀揣家恨,牢记国仇,率领部队与敌人决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就是继续战斗一千次一万次,也要把敌人赶出中国去”的豪迈誓言。导演和参与此剧的演员们,在先烈事迹和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下,心怀初心使命,认真塑造角色,把英雄们冲天的激越、柔美的心绪、浪漫的情怀,变成鲜活的舞台形象,进行了真实再现,合奏出一曲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铿锵赞歌。
排演该剧的邯郸市东风剧团,是具有优秀传统的专业文艺团体,此次专门组织话剧组排演此剧,既是对抗战英烈的缅怀致敬,也是文艺团体创新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无疑这尝试是成功的。
我清楚地记得,大幕闭合观众走出剧场时的纷纷议论:“好戏,看着提精神鼓士气。”“先烈英雄的事迹不能忘,抗战精神不能丢。”“民族团结是这部戏的主题,中华民族就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我知道,这是《回响》还在大家的心中回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