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笔者最近才发现原来读书会内有一位鲜卑族学友。上月读书会请来一位研究辽史的学者为我们讲解辽国的兴衰史。笔者不禁想起多年前追读金庸的《天龙八部》,丐帮帮主萧峰(乔锋)的英雄事迹,荡气回肠。
![]()
《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佛教护法神队伍中,以天和龙为首,是八个神话种族的总称,包含天众、龙众、夜叉、干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罗伽。金庸借用这个佛经名词,象征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以这 8 个护法神的属性来暗示小说中人物性格的特点和命运的走向。
在佛教中,天龙八部是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经常参与听法的 “非人类”的神道怪物。“天众” 及 “龙众” 最为重要,所以简称 “天龙”八部。
金庸以《天龙八部》象征不同人物。“天众”象征丐帮帮主萧峰,“龙众”象征大理皇帝段誉,“夜叉”象征四大恶人,“干达婆”象征阿朱,“阿修罗”象征慕容复,“迦楼罗”象征鸠摩智,“紧那罗”象征阿紫,“摩呼罗迦”象征虚竹。
金庸共创作了14本武侠小说,无分轩轾水平高,读者们各有所好。笔者认为,《天龙八部》是经典,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元祐和绍圣年间(1094 年前后),展现了大宋、辽国、大理、西夏和吐蕃之间的矛盾对立和江湖恩怨。小说以段誉、萧峰、虚竹三人的经历为主线,通过他们的命运交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武侠画卷。
所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金庸笔下的江湖,蕴藏着不少智慧与情思。笔者尝试归纳《天龙八部》的故事如下。段誉是大理国镇南王之子,因逃避习武而来到无量山,机缘巧合之下学会了逍遥派的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他在姑苏结识了丐帮帮主乔峰,两人结为异姓兄弟。乔峰本是辽国契丹人,被人暗害成为武林公敌。在追寻身世真相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自己不是大宋汉人,原姓萧。萧峰回到辽国,帮助辽国皇帝平定叛乱,受封南院大王。当辽国皇帝发兵进攻大宋时,萧峰反对征战,被囚受尽凌辱。最终他在段誉和虚竹的帮助下生擒辽国皇帝,并逼迫其承诺不再攻打大宋,随后自尽以谢契丹族人。虚竹本是少林寺小僧,因机缘巧合成为逍遥派掌门人和灵鹫宫宫主。金庸通过三位主角的经历,探讨了人性、命运、民族等深刻主题,展现了江湖的恩怨情仇和民族的正气大义。
![]()
《天龙八部》涉及五个民族。萧峰来自辽国,书中围绕萧峰的身世、他与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的关系、辽宋之间的矛盾而展开。萧峰的契丹人身世与构成辽国的契丹八个部落密切相关。唐朝时,契丹取代鲜卑称雄塞北,耶律氏族建立辽国。萧峰与辽国贵族的渊源,为他后来在辽国的经历埋下伏笔。萧峰与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结为兄弟后成为辽国的南院大王。耶律洪基野心勃勃,企图征讨大宋。萧峰反对战争,不愿看到辽宋两国百姓生灵涂炭。萧峰在雁门关前以死相谏,成功逼迫耶律洪基发誓不再侵犯大宋后,最终自尽,以死明志,体现了他对辽宋两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渴望。
今天的中华民族,由56个大小民族组成,是数千年来在神州大地上不断整合共融的结果。孙中山初期致力革命还是从淳朴的观念出发,目标是推翻颟顸无能的、由满族统治的清朝政府。梁启超上世纪初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总结了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天空。
王健归纳得好 :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长江化作泪,黄河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进程。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石破天惊。孙中山受到梁启超的启发,成立同盟会初期,提出国民革命的目的是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中国共产党在长征的过程中,成熟了少数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出伟大号召,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华民族包括全部56个大小民族。1949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准国号建国,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致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
萧峰那段历史时期,辽国与大宋长期对峙,边境时有冲突。耶律洪基征讨大宋的计划加剧了双方的紧张关系。萧峰的犠牲,缓解了辽宋之间的矛盾,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在神州大地上的内战。
![]()
通过《天龙八部》,金庸展现了辽国的历史、文化以及辽宋之间的民族矛盾和武林纷争,塑造了萧峰这一位具有复杂身份和崇高精神的英雄形象。萧峰当年在大宋境内是丐帮帮主,体恤丐帮兄弟,以基层人民之心为心。除了叛徒汉奸卖国贼之外,我们今天的口号是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气冲霄汉。当年有萧峰帮主,75年前有吴石将军。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北方政权,其兴衰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崛起与建国(907-916 年);(2)扩张与鼎盛(916-1005 年): 耶律德光在位期间,协助石敬瑭征服后唐,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与宋朝签订 “澶渊之盟”,赢得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3)衰落与灭亡(1005-1125 年): 因为内部出现政治腐败、贪污腐化、贵族派系争权等问题。
1115 年,女真族(满族的前身)建立金朝。10年后(1125 年),辽朝被金朝所灭。辽朝的余部由耶律大石率领西迁,建立西辽共93年,统治中亚楚河流域。1218 年西辽被蒙古帝国征服,成为元朝的一部分。
辽朝的历史不仅是契丹族的辉煌,也是多民族融合的见证,其制度和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香港有退休学者(笔者中学时期的学弟)何教授研究辽史,对辽朝的历史功绩充分肯定。
清华大学校友会珠海分会知行读书会的会长是鲜卑族人。鲜卑和大辽有历史渊源关系。鲜卑族是古代东胡部落的一支,契丹族也是东胡后裔,两者同属东胡系统。契丹族起源于鲜卑宇文部,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并建立了大辽帝国。从文化和民族融合的角度看,鲜卑族在历史上对中国的北方文化和民族格局产生过深远影响。契丹族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吸收了鲜卑族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鲜卑和大辽在族源和文化上存在密切联系。契丹族是鲜卑族的后裔,大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以上这种关系,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典型的文明共融,对中国北方的民族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元明清三朝相续作出了坚实的铺垫。
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寒热,博大精深。毛主席有一首词 :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蹻盗跖庄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值得海峡两岸的同胞们深刻吟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