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0年代的汉字二次简化,虽然失败,但很多人的姓氏由此改变

0
分享至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有人身份证上写“肖”,家里族谱却印着“萧”;有的同事签“闫”,老一辈却坚持说该写“阎”。

这俩字看着像俩姓,其实几十年前可能是一回事。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人因为姓的写法,祖孙三代闹过“不是一家人”的误会,甚至全村人集体去派出所改回老姓。

这一切的源头,都要追溯到70年代那场没成功的汉字改革,二次简化字。

明明改革没坚持下来,为啥这么多人的姓却被改了?改了之后又为啥有人非要改回去?



扫盲催出来的“简化字”,为啥把姓氏“改乱了”?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扫盲工作已经推进了二十多年,比起新中国成立时“农村十个人九个文盲”的窘境,情况好了不少,但基层还有不少人认不全字、写不对字。

当时的想法很直接:字越简单,大家越容易学,扫盲进度就能更快。



于是,在周总理的推动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开始琢磨“二次简化汉字”,目标是让汉字笔画更少、写起来更省事。

这不是第一次简化汉字了,1956年的“一简字”为啥能成?因为大多是从民间常用的简体字里挑的,比如“瞭解”改“了解”,大家眼熟,接受起来快。



可到了“二简字”这儿,问题就来了:常用的简体字早就被“一简”用得差不多了,想再简化,只能往生造、合并上靠。

当时定的简化规则里,有“特征替代”,比如“戴”字笔画多,就直接去掉复杂部分,写成“代”;



还有“同音字合并”:“萧”和“肖”读音一样,就把难写的“萧”换成简单的“肖”。

制定规则的人可能没多想:汉字简化是为了方便写字,可姓氏不一样啊,那是跟着家族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代表着血缘和宗族。

就这么“图省事”地改了,麻烦很快就来了。



当时没人明确说“姓氏不参与简化”,基层工作人员为了效率,登记户口、填教材的时候,都照着“二简字”来写

原本的“阎”成了“闫”,“傅”成了“付”,好多人的姓就这么在文书上“变了样”。



户口本上的“新姓”,成了家族的“心病”

1977年底,《人民日报》开始用“二简字”印报纸,第二年春天,教科书里也用上了。

这事儿很快就从纸面上落到了老百姓的生活里,最直接的就是户口本。



那时候办户口,工作人员提笔就按简化字写,比如河南郑州祭城镇北禄庄,村里人本姓“禄”,结果被写成了“录”。

山东济宁韭菜姜村的戴家,孩子上户口时被写成“代”,等发现的时候,户口本已经改不了了。

一开始大家没觉得多严重,不就是字变简单了嘛。可时间一长,问题就露出来了。



河南那个“录”姓村,到了祭祀的时候,族谱上写的是“禄”,身份证上是“录”,老一辈觉得这是“丢了祖宗的姓”,年轻人出去说自己姓“录”,别人还得问一句“是哪个录?”。

山东戴家更麻烦,爷爷姓“戴”,爸爸户口上是“代”,孙子出生也跟着写“代”,一家三代俩姓,逢年过节走亲戚,外人都搞不清谁跟谁是一家人。



这种混乱不光在民间闹心,连专家都看不下去了。语言学家王力就说,“姓氏是宗族的根,这么随便简化,是动摇了文化的根基”,他还跟周有光等23位学者一起写信,反对“二简字”的推行。



那时候,各地寄到有关部门的信也多了,都是老百姓反映“姓被改乱了”,希望能改回去。

可这时候“二简字”已经推了快一年,好多文书、档案都用了简化姓,想改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改回去!

就在大家为“改姓”头疼的时候,1978年4月,国家突然宣布:停止在报纸、教科书上用“二简字”。

原来,“二简字”推行后,不光姓氏乱了,连日常交流都出问题:“副部长”写成“付部长”,有人以为是姓付的部长;“鸡蛋”写成“鸡旦”,老人看了都问“这‘旦’是啥意思?”。



到了1986年,我们干脆正式废止了“二次简化方案”,还重新发布了《简化字总表》,明确说“二简字不算规范汉字”。

政策是停了,可已经改了的姓怎么办?总不能让大家一直带着“不是祖宗传的姓”过日子。



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出台,里面专门提到“因为二简字改了姓的,可以依法恢复原姓”。

这一下,想改回老姓的人终于有了依据。

福建就有两千多姓“肖”的人,拿着族谱去派出所,证明自己祖上是“萧”,最后都改了回去;河北还有不少“付”姓,查了家谱后改回“傅”,说“这下跟祖宗对上了”。



为了方便大家改姓,派出所也简化了流程。

2019年,山东济宁韭菜姜村的45位村民一起申请改回“戴”姓,原本以为要跑好几趟,结果派出所专门派人来村里核对族谱,收集材料,5天就办好了所有手续。



村民戴大爷拿到新身份证的时候说:“活了快70岁,终于把姓改回来了,以后跟孙子说家谱,也不用解释为啥字不一样了。”

那几年,河南、河北、福建等地都有类似的“集体改姓”,都是为了让姓“归位”,找回宗族的根。



几十年过去,这些“改出来的姓”还在影响我们

虽说很多人改回了老姓,但还有些“二简姓”因为用得久了,慢慢成了规范。

比如“闫”和“阎”,现在字典里明确说“是两个不同的姓”;“肖”也成了常见姓,好多年轻人从小就姓“肖”,家里没族谱,也就没再改回“萧”。



这也算是一种“妥协”,毕竟用了几十年,硬改回去反而麻烦,不如就让这些“改出来的姓”继续存在,成了汉字里特殊的存在。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改姓风波”还带火了家谱修订。

以前不少人家不怎么重视家谱,经历过“姓被改乱”后,大家都开始找老族谱、续家谱。



尤其是“萧”“戴”“傅”这些受影响大的姓,很多家族专门组织人回老家查祠堂、找碑文,就是为了把“正确的姓”传下去。

有族谱研究者说,2010年以后,来咨询家谱修订的人比以前多了三成,不少人都是因为“姓的事儿”,才想起要留住家族的记忆。

到了现在,科技也帮着解决了当年的问题。



2023年,全国户籍系统新增了“非规范姓氏标注”功能,如果有人姓的是当年二简字改的,又不想改回老姓,可以在系统里标注“原姓为XX”,既不影响日常使用,也能把真实的家族姓氏记录下来。

这其实也是从当年的改革里吸取了教训:不管是改字还是办事,都得兼顾“方便”和“文化”,不能光顾着一头。



结语

回头看70年代的“二次简化字”,确实没成功,甚至给不少人添了“改姓”的麻烦。

但也正是这场风波,让大家明白:汉字不只是写字的工具,姓氏也不只是个代号,它们背后连着的是几百年的文化和宗族的根。



现在再看“肖”和“萧”、“闫”和“阎”,可能还是会有人分不清,但更多人知道了,这些字的差别里,藏着一段关于汉字、关于家族的特殊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逐渐增多?你能接受吗?

“两头婚”在国内悄然出现,“两头婚”逐渐增多?你能接受吗?

深度报
2025-09-14 23:29:04
离婚后只字不提尼格买提,一别两宽3年后,才发现他们不是一路人

离婚后只字不提尼格买提,一别两宽3年后,才发现他们不是一路人

山河月明史
2025-09-14 23:11:16
曝雪藏于朦胧女投资人身份,疑是《长相思》资方,真实情况曝光!

曝雪藏于朦胧女投资人身份,疑是《长相思》资方,真实情况曝光!

观察鉴娱
2025-09-14 17:51:53
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阿伧说事
2025-08-18 07:55:20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44岁知名女演员官宣离婚!为挽救婚姻做过亲子鉴定,起诉离婚历时两年,连发9条微博回应

鲁中晨报
2025-09-14 09:31:05
追梦:乐福被针对了一辈子 却在总决赛G7最后30秒突然决定防一次

追梦:乐福被针对了一辈子 却在总决赛G7最后30秒突然决定防一次

直播吧
2025-09-14 10:30:08
由Orcsoft制作的《你妈真漂亮》官方中文版Steam商店页面现已开放!

由Orcsoft制作的《你妈真漂亮》官方中文版Steam商店页面现已开放!

3DM游戏
2025-09-12 16:56:03
孙颖莎夺冠拒绝庆祝,而是抱王曼昱,赛后发言格局拉满:团队第一

孙颖莎夺冠拒绝庆祝,而是抱王曼昱,赛后发言格局拉满:团队第一

球盲百小易
2025-09-15 01:50:42
罕见!火箭军被倒查9年,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罕见!火箭军被倒查9年,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09-10 17:40:07
道歉截图是一半!贾国龙称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罗永浩:这事儿没法揭过去了,中间再劝我的朋友一律绝交

道歉截图是一半!贾国龙称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罗永浩:这事儿没法揭过去了,中间再劝我的朋友一律绝交

台州交通广播
2025-09-15 01:04:21
四种面条不要再买了,挂面厂朋友私下告诉我的,让家人也知晓!

四种面条不要再买了,挂面厂朋友私下告诉我的,让家人也知晓!

诗词中国
2025-09-12 14:29:56
中国斩获45亿大单,20架大飞机将飞往海外,美国想拦都拦不住

中国斩获45亿大单,20架大飞机将飞往海外,美国想拦都拦不住

空天力量
2025-09-14 10:45:52
中式审美回来了!郑晓龙翻拍《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让人期待

中式审美回来了!郑晓龙翻拍《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让人期待

无力的滋味
2025-09-13 11:43:52
沃尔科特:阿莫林总是绷得太紧,这种紧张情绪也传递给了曼联球员

沃尔科特:阿莫林总是绷得太紧,这种紧张情绪也传递给了曼联球员

直播吧
2025-09-15 02:12:08
女人怀孕不能同房,找闺蜜帮丈夫发泄,闺蜜半推半就:一次两千

女人怀孕不能同房,找闺蜜帮丈夫发泄,闺蜜半推半就:一次两千

夜阑故事集
2025-09-08 14:40:50
金昊家门上的字被人抹掉了,20岁弟弟对抗县城权势家族的泣血之战

金昊家门上的字被人抹掉了,20岁弟弟对抗县城权势家族的泣血之战

坦然风云
2025-09-14 11:59:43
容易读错的25个成语,一起补补课

容易读错的25个成语,一起补补课

古典文学和诗词
2025-08-20 10:12:26
引火上身?胖东来站台西贝遭打脸,亲自承认有隔夜菜,罗永浩说对

引火上身?胖东来站台西贝遭打脸,亲自承认有隔夜菜,罗永浩说对

法老不说教
2025-09-12 22:03:34
一日杀三子

一日杀三子

汉周读书
2025-09-13 10:09:05
外媒:卡塔尔可能购买48架歼-10CE

外媒:卡塔尔可能购买48架歼-10CE

世家宝
2025-09-12 21:53:20
2025-09-15 03:11:00
壹知眠羊 incentive-icons
壹知眠羊
茶遇水而生,水见茶而活
1990文章数 4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时尚
房产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都“歪七扭八”的?

房产要闻

「世界冠军×人居升阶」白鹅潭CLD封面,实力馥见人生新高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