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 日,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周边的战火持续蔓延,局势发展之快超出了众多观察员的预料。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俄军展现出了独特的战术智慧,秉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想,巧妙避开乌军主力锋芒,精准突击乌军防御的薄弱环节。这种战术并非盲目突进,而是基于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对敌我双方力量的深刻洞察。
在波克罗夫斯克 - 米尔诺格勒(红军城 - 季米特罗夫斯克)地区,战斗异常激烈。俄“中央”集团军从科特利诺以北的格里希诺出发,在佩尔沃迈斯科耶(列昂托维奇)和特罗扬达地区,成功击退乌军的猛烈反击。不仅如此,俄军还夺回了波克罗夫斯克(红军城)汽车市场附近以及 M - 30 公路和 T - 04 - 06 公路交叉口附近的关键阵地。这些阵地犹如棋盘上的关键棋子,掌控着战场的交通要道和战略要点,为俄军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尤比列纳亚街地区,俄军的推进堪称迅猛。他们一路推进至茨维托奇纳亚街(直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迅速控制了“帕尔科维”区,还牢牢掌控了“拉祖尔内”区南部西部的高楼。这些高楼如同战场上的瞭望塔,为俄军提供了绝佳的视野和射击位置,使其能够对周边区域进行有效监控和打击。在中尼希诺东南方向,俄军更是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将乌军从 E - 50(M - 30)公路附近高地上的一个据点赶出,并穿过中尼希诺以东的林区,向新帕夫洛夫卡方向稳步推进。尽管在中尼希诺激烈的近距离战斗仍在持续,但俄军的攻势丝毫不减。
值得关注的是,9 月 2日当天,俄军实际上已经抵达波克罗夫斯克市中心,最远到达火车站附近(No1)。虽然这可能是侦察先头部队,且随后被乌克兰守军击退,但这一行动无疑向乌军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俄军已经逼近红军城的核心区域。9 月 2 日的画面也证实了俄军在市中心的存在,一辆乌军装甲车在卡拉科夫斯基定居点小区内遭遇俄军伏击,并被地雷炸毁。这一事件不仅显示了俄军先头部队的活跃,也反映出乌军在防守时面临的巨大压力。
乌军反攻:虽奋力挣扎,却难掩损失惨重
面对俄军的凌厉攻势,乌军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组织反攻。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9 月2 日,乌军队继续反攻,企图进一步缩小俄军突出部,甚至将其削平。在西部战线,随着俄军撤退以缩短接触线,乌克兰军队抓住时机,从鲁比日内以西和斯泰皮东北部新夺回的阵地推进,重新夺回了战术高地上剩余的林区。乌第 12 亚速突击旅从维尔纽斯以北的林区推进,清除了韦利卡巴尔卡沟壑的部分区域,展现出了一定的进攻能力。
然而,俄军并非毫无应对之策。随后,俄军渡过赫鲁兹克河,夺取了更多人工林中的阵地,并进入了库切里夫亚尔村。不过,目前尚不清楚俄军是否在该地站稳脚跟。在东部,乌第 93 机械化旅的部队也发起进攻,占领了托列茨克(Toretske)以西战术高地的林线后,沿赫鲁兹克(Hruzke)以南的沟壑向北推进,迫使驻扎在沙霍韦(Shakhove)- 赫鲁兹克(Hruzke)公路以东的剩余俄军部队撤退至库切里夫亚尔(Kucheriv Yar)以南林线内的阵地。
但乌军的反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根据报告,乌第三突击旅“亚速”的教官奥列克桑德尔·彼得鲁哈在多布罗皮利亚阵亡。他自 2014 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亚速军团最“精英”的教官之一,他的阵亡无疑对乌军的士气和战斗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残酷性,双方都在为了争夺战场主动权而拼尽全力。
局势剖析:战术博弈下的胶着与变数
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看,俄乌双方在红军城周边形成了一种胶着的局面。俄军凭借灵活的战术和强大的火力,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逐步逼近红军城的核心区域。其战术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准确把握乌军的防御弱点,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突破,同时通过先头部队的侦察和试探,为后续大部队的进攻提供情报支持。
而乌军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依然展现出了一定的抵抗能力。通过组织反攻,试图夺回失去的阵地,稳定战线。然而,乌军在反攻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进攻协调性不足、对俄军防御体系的认识不够深入等,导致在进攻中遭受了较大损失。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