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圈待得时间越长,发现乱象越多,这哪里是教育,简直是摧残。
最近看《三联生活周刊》一个节目,讲“逐渐冷漠的青少年”。有一个高中生在宿舍崩溃大哭,不但没有同学上前安慰,居然还投诉到老师那里,批评他“为什么在宿舍表现出负面情绪,影响到我们学习了”。
我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崩溃了。你可以说那个大哭的孩子心理脆弱,你甚至可以理解为什么没人上前安慰,但实在难以理解为什么还会受到投诉?投诉的那个同学还是人吗?
我能接受孩子是那个崩溃的人,我也能接受他没有主动去安慰,我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如此冷漠自私残忍的人,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一定大嘴巴子抽他。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但我们现在的教育,也许正在批量培养“烂人”。
钱理群先生曾说: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是大学培养的吗?不是。是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路这样走来的。
过去我们常说:同学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粹的,因为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现在,完全不是这样,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了绩优主义的竞争意识,身边没有朋友,全是竞争对手。
现在的学生,不只是冷漠,不会交朋友,甚至已经无法和人正常的交流。
有一个孩子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回到家后,父母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孩子说:“写完了。”父母问:“最近成绩怎么样?”孩子说:“还行。”之后孩子就关上了房门,没有任何的交流。
父母的眼中只有成绩,父母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这个阶段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要想。恐怕只有这样的学生,在面对同学崩溃大哭时,想到的居然是投诉他的负面情绪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有什么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我觉得教育出那样孩子的父母,才是可悲的。
我认为,除了成绩什么都不关心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有好成绩的孩子,更不可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让孩子和老师都变得冷漠,这是谁的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