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4点52分,白露踩着日头来报到了。老辈人念叨“白天白露,单衣过冬”,说的是白天交节冬天暖。
今年白露赶上农历七月十六,正好和中元节碰一块儿。按传统说法,这属于“母白露”,预兆冬季可能不太冷。南京的气象团队研究发现,午后交节的年份,冬天大气环流会弱些。
这就好比给冬天存了点“热量老本”,听起来确实有道理。
可现在气候变了,极端天气越来越折腾人。就像2018年,白天白露后照样冻得人缩脖子。北极的冷气团、太平洋的厄尔尼诺,都在搅和冬天的天气。
今年8月副热带高压特别强,冬天冷热可能像坐过山车。北方种冬麦的老乡注意,1月中下旬可能有“霸王级”寒潮。
得提前给麦苗盖上秸秆,就像给孩子穿棉袄似的。长江边的乡亲别光盼暖冬,开春可能来倒春寒冻庄稼。华南地区今年要防干燥,厄尔尼诺可能让冬天雨水少。
老辈人看云识天气、用草木灰防潮的法子,其实挺管用。不过现在有气象卫星,咱可以土办法加科学,双保险。
有人觉得农谚不准了,可老辈人传下来的是观察的智慧。气候在变,咱种地的法子也得跟着变,不能死脑筋。比如北方大棚,该加固就得加固,别等大风来了再着急。
南方果园里,怕冷的果树提前裹上草绳,比临时抱佛脚强。今年冬天到底啥样?农谚说的暖冬会不会有冷尾巴?
这谁也不敢打包票,但提前准备错不了。老话说得好,天变人不变,早做准备心不慌。
眼下该干啥?北方整地备肥,南方检修水利,别拖延。
拿不准的地方,多问问村里的老把式,或者农技站。今年冬天要不要备厚棉衣?咱评论区里唠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