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溶液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其化学性质主要由氢氧根离子决定,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类核心反应:
1.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碱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剂呈现特征颜色,这是鉴别碱溶液的常用方法。
- 使紫色石蕊试液由紫变蓝;
- 使无色酚酞试液由无色变红;
- 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常用于检验氨气等碱性气体溶于水形成的碱溶液)。
2.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碱溶液中的OH⁻与酸中的H⁺结合生成水,同时生成盐,反应过程常伴随热量释放,最终溶液pH趋近于7。
- 典型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Cl = NaCl + H₂O;
- 实际应用:用熟石灰(氢氧化钙溶液)中和土壤酸性,或用氢氧化铝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3.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碱溶液能吸收酸性氧化物(如CO₂、SO₂等),生成盐和水,该性质常用于尾气处理或物质检验。
- 检验CO₂: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与CO₂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OH)₂ + CO₂ = CaCO₃ + H₂O;
- 吸收SO₂: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₂,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SO₂ = Na₂SO₃ + H₂O。
4. 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当碱溶液与盐溶液混合时,若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会发生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 生成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化学方程式为2NaOH + CuSO₄ = Cu(OH)₂ + Na₂SO₄;
- 生成气体: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铵溶液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化学方程式为Ca(OH)₂ + 2NH₄Cl =CaCl₂ + 2NH₃ + 2H₂O(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氨气)。
碱溶液的化学性质均围绕OH⁻的反应活性展开,掌握这些性质不仅能理解碱在实验中的作用,也能解释其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