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北济源城西思礼镇北部的万羊山东麓与蟒河右岸之间,坐落着一个小村庄——范寺村。这里的人们明代曾以炼银而闻名,后来银矿枯竭转为以农为业。多少年来,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的生活。
图源:作者提供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济源城于1938年2月沦陷。从此,驻扎在城里的日本兵,经常到城西一带烧杀掠抢。一天,一队日本鬼子前往武山村(今思礼村)扫荡。当鬼子来到武山村头时,发现了矗立在这里的一通石碑,上书“卢仝故里”四个大字。卢仝是唐代著名诗人,更是与茶圣陆羽齐名的茶仙,卢仝的煎茶道在日本享誉盛名,还被日本茶人尊为煎茶鼻祖。带队的日本鬼子中队长,在碑前停下,仔细端详好一会儿,也许是对煎茶鼻祖的敬畏,不敢轻易造次于卢仝故里,挥了挥手,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这些日本鬼子虽然未进武山村,但并没有停止对周围其他村庄的扫荡。他们沿着万羊山下的小路,一路向北来到了范寺村,不是抢粮就是牵走牛羊,弄得鸡飞狗叫,不少村民慌忙向山里逃去。
鬼子们在村里大概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身心疲惫,浑身冒汗,就停下来休息了一阵。
当鬼子队伍走了以后,村民吕信智到鬼子休息过的地方去看了一下,发现有一个鬼子还在屋里睡觉。于是,他就悄悄地离开,急忙找村里人商议,决定将这个日本鬼子干掉。于是,几个村民找来磨杠、棍棒,悄悄地来到鬼子睡觉的地方。吕信智安排几个人在院门外把守,自己一个人带着磨杠,走进屋子躲在卧室门口旁。他本想冲进去一杠打死那个鬼子,可又怕鬼子突然醒来,向他开枪,不敢贸然行动。不一会儿,当鬼子醒来往外走时,吕信智举起磨杠,一举将鬼子打倒。接着,守在门外的几个村民闻声而动,急忙过来,用乱棍将这个日本鬼子打死。
虽然这个日本鬼子一命呜呼,但是,接下来,吕信智看着小鬼子的尸体,心里忽然有点怕。他想:如果日本人发现少了一个人,返回来寻找,怎么办?他和大伙商量后,决定把鬼子的尸体埋到村东蟒河滩的沙坑里,并细心处理了痕迹。
后来,日本鬼子果然派人来村里寻找,人没有找到,就气愤地烧了几间民房,灰溜溜地走了。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吕信智和村民打死日本鬼子的故事,至今还在范寺村以及周边村庄的百姓中流传。
作者简介
姚景强,1955年3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现居深圳龙岗。1976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工程兵某部新闻报道员、新闻干事、济源市人武部党委秘书、济源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焦作工人报》特约记者、《济源日报》社记者、济源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济源地名志》副主编,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文学作品专辑。现为济源市老干部通讯组副组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