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互动与传播,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这将为您的参与增添独特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见解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参考文献及截图,请知悉。
有一座县级市,被誉为全国“最强劲”的县级市,这样的说法是否过于夸张,只需看看它的经济实力便能知晓。
这座城市已经孕育出63家上市公司,例如海澜之家、华宏科技等知名企业,经济总量高达5100亿,在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创造了全国250分之一的经济产出,这座城市正是江苏江阴。
那么,江阴这个县级市为何能取得如此亮眼的经济成果,在多年发展历程中,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江阴抓住了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机遇,民营企业由此起步,在那个阶段,江阴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为后续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到1989年底,江阴全市已有903家乡镇企业以及2092个村级企业,涵盖纺织、机械、化工等90多个行业,总产值跃升至71.28亿元。
不仅如此,一位社会学者将改革开放初期江阴所在的苏南地区经济模式定义为“苏南模式”,而江阴正是这一模式的发源地之一。
因此,江阴在“苏南模式”的推动下,以集体经济为核心,依托周边大中城市,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经济实力。
随着江阴经济的快速增长,其产业集群效应逐渐显现,形成了一批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企业,如纺织服装、金属材料等产业,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到1993年,江阴GDP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
进入21世纪,江阴经济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呈现出跨越式增长趋势。从2002年起,江阴GDP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台阶,连续六年保持这一速度,并在2019年突破4000亿元大关。
然而,物极必反,江阴在高速发展之后也遭遇了严峻的瓶颈。
由于江阴工业起步较早,全市土地开发利用率极高。在2021年之前,江阴9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超过200个产业园区。
这些园区分布零散,效益偏低,且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造成“传统产业收益低、新兴产业无地可建”的困境。
土地资源紧张之外,江阴的产业结构也面临严峻挑战。此前江阴制造业极为发达,形成了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但这也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传统行业占比过高,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这种不均衡的产业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江阴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江阴并未被动等待。2021年,江阴市政府启动了“南征北战,东西互搏”的发展战略。
该战略推动了全市工业园区全面升级,江阴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对产业园区进行改革,通过优化低效用地,释放更多发展空间,从而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同时,该战略还明确了以12个现代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方向,涵盖新能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
经过系统调整后,江阴经济再次焕发生机,如今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稳居前列。
2024年,江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26.13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总产值高达7523.8亿元。
此外,江阴在2024年共有42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境外上市公司累计达62家,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江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经济成就,首先得益于其深厚的民营经济基础。
民营经济是江阴经济的最大特色,贡献了全市超过70%的税收和80%的工业产值,全市90%以上的就业人口都从事民营经济。
正是这种强大的民营经济体系,为江阴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不仅如此,江阴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全面启动了“科创江阴”三年行动计划。
截至2024年,江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43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江阴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再加上地方政府积极营造导向清晰的政策环境,这些都为企业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江阴深入推进26项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显著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能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落户江阴。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推动了江阴经济的腾飞。上世纪80年代,《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江阴的发展成就。
报道中指出,江阴精神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动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江阴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人心齐、民性刚”体现了江阴人民团结一致、上下同心推动项目落地的凝聚力,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顽强拼搏的意志。例如兴澄特钢,依靠过硬的技术实力,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在江阴产业园建设过程中,由副镇长牵头定期走访重点企业,协调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成功解决了企业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
“敢攀登、创一流”展现了江阴人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例如江阴法尔胜不断提升钢丝绳技术,最终达到可承载港珠澳大桥的高标准。
江阴这座县级市创造了一个经济发展奇迹,给全国带来了诸多启示。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把握机遇、真正为人民谋福祉,其他地区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进阶5000亿,凭什么是江阴?
信息来源:产业之火“链”就现代化建设“钢筋铁骨”
信息来源:挖掘好江阴的精气神
公司,生产总值达5100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