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杯清茶唤醒身心,午后一壶温茶驱散疲惫——茶,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日常,成为许多人不可或缺的“养生标配”。
这离不开茶叶中蕴含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天然成分共同为健康助力:从最基础的提神、解乏到抗氧化、防衰老、调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
但你是否想过——喝茶养生的前提是“喝对茶”!翻看近年来的茶叶抽检报告,“染色茶”、“香精茶”、“霉变茶”等劣质茶屡次上黑榜。
若是长期喝这类质量有问题的茶叶,非但不养生,反而可能摄入有害物质、危害健康。除此之外,烫茶、浓茶的频繁饮用也存在不少潜在风险……
毫不夸张地说:喝错茶比不喝茶更伤身,有些茶真不建议你随便喝!今天,小懂就为大家盘点几种需要谨慎对待的茶,爱喝茶养生的你一定要避坑!
香精茶
“这茶好香啊,隔着袋子都能闻到”——遇到这种香气刺鼻的茶叶,反而要警惕,极可能是添加了含有化学溶剂和人工化合物香精的“科技茶”。
通常来说,再加工花茶(茉莉花茶、桂花龙井等)、高香乌龙茶(凤凰单丛、武夷肉桂等)以及玫瑰、洛神花等花草茶都是香精造假的重灾区!
眼下正值茉莉花茶上新之际,不乏有黑心商家为了掩盖窨次不高、下花量低、茶坯品质低劣等制成的劣质茉莉花茶淡薄的香气,过量添加香精增香蒙骗茶客。
而香精多为有性化学物质,辨别时可以取少量干茶、用吸水性好的软纸包裹住,轻轻按压几下,打开后如果纸上留下斑驳的油渍,大概率是加了香精。
香精茶终究是人造的假象,闻着浓烈刺鼻、细嗅带闷浊感,闻久了头晕、犯恶心,用80℃温水冲泡也会瞬间爆发香气,但持久度差,香气很快散失。
作为一剂黑科技猛料,香精茶冲泡后茶汤中会释放有害物质,长期喝不仅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还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增加患癌的风险。
霉变茶
很多人以为“茶叶发霉了晒晒还能喝”,大错特错!茶叶一旦受潮霉变,就容易被青霉、曲霉等微生物盯上,它们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
一不小心喝了发霉的茶叶,轻则引起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重则可能会造成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那么如何快速识别霉变茶呢?
其一是闻气味,贮藏得当的正常茶叶散发的香气自然,而霉变茶往往带有潮湿的“霉味”,尤其注入热水冲泡后这种令人不适的霉味更为明显。
再者是看外观,存储不当、受潮发霉的茶叶表面会出现明显霉菌——颜色花杂,有白、有绿、有蓝,还可能拉丝,用手一摸黏连成片、难以抹开。
一旦发现茶叶发霉、变质,务必直接丢弃、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再饮用!而避坑的关键在于密封好茶叶、置于干燥、通风、避光处,离地、离墙妥善存储。
染色茶
市面上的染色茶泛滥,诸如用工业颜料铅铬绿翻新的陈年碧螺春、或经人工色素柠檬黄增色的金骏眉等,是屡被市场监督管理局点名通报的劣质茶。
长期饮用对人体伤害极大,如无法被人体降解的“铅铬绿”,过量摄入不仅可能导致慢性铅中毒,还会损害胃肠道、神经系统、肝肾功能、造血系统等。
即便是标称“食用级”、基本无毒的柠檬黄,过量摄入也可能引发皮肤瘙痒、哮喘或腹泻、偏头痛等症状,对过敏人群尤其不友好。
这些经人为“美容”的茶叶看上去更鲜艳、卖相更好,但冲泡后的汤色很假,铅铬绿染色的碧螺春看上去异常浓绿、正常茶汤色杏黄、且清澈。
而柠檬黄染色金骏眉干茶通体金黄、汤色红浓、冷却后可能出现颜色分层或沉淀物,而正宗金骏眉茶彰显“三黄七黑”特征,汤色金黄、金圈明显。
此外,染色茶用湿手触摸或软纸包裹揉搓,可能残留绿色、黄色或粉剂样。品饮时通常缺乏自然茶香,入口或有涩味和“颜料感”。
串味茶
茶叶因含有萜类物质、且疏松多孔极易吸附异味,若后期贮藏时与榴莲、调味料(葱姜蒜)、油漆、清洁剂等存放过近,就容易变成“串味茶”。
千万不要以为串味只是破坏茶叶香气、削弱口感,吸附了油漆、清洁剂等化学气味的串味茶,可能内含有害物质,饮用时易刺激肠胃,招致恶心、呕吐。
识别串味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闻干茶辨别茶香中是否夹杂其他异味;二是串味茶冲泡后异味、杂味会融入茶汤,令人倍感不适。
日常在存放茶叶时务必要注意“隔绝异味”!建议采用密封袋或密封罐存储,且不同种类的茶叶最好要分开存放,避免香气不同互相串味。
烫茶
刚泡好的“烫茶”急着喝容易烫伤食管黏膜,若长期饮用温度过高的茶,可能导致食管黏膜反复被烫伤,严重者还会发展成食道癌。
《国际癌症杂志》的一项大规模研究,通过详细记录超过5万名伊朗成年人饮茶的温度、数量,并追踪调查十年,再结合食道癌发病数据分析发现:
与不喝茶或常喝温度较低茶水的受试者相比,每天饮茶>700ml、温度>60℃的人群,其罹患食道癌的风险显著高出90%!
另有研究证实喝茶的“速度”也是关键因素——出汤后2分钟内就喝完茶,比那些等待至少4分钟再喝的人,食道癌发生率增加5倍左右!
因此,爱茶之人需懂得“温饮”与“慢饮”的智慧。茶可以喝,但不急于一时,待茶稍凉至适宜温度,细细品味才能健康与滋味兼得。
浓茶
对于刚入门的新茶友来说,饮茶偏好清淡,而阅茶无数的老饕则是无“浓茶”不欢,由于投茶量更多,浓茶中释放的咖啡碱含量更高。
咖啡碱本质上是甲基黄嘌呤化合物,刺激性较强,是饮茶提神醒脑的主要功臣。但短时间内猛喝浓茶、摄入过多咖啡碱可能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诸如尿频、尿急易让体内水分过快流失,严重者可能出现隐性脱水症状;此外,心跳加速、失眠少梦也与咖啡碱摄入过多密切相关。
长期喝浓茶的危害性更大,茶叶中还含有“氟”,其广泛运用防龋齿牙膏之中,日常适当摄入氟有助牙齿健康,但过量了反而不利健康。
相比之下,浓茶释放的氟含量远高于淡茶,长期无节制喝浓茶、体内积累超量的氟,则可能引发以损害牙齿、骨骼为主的“茶叶型氟中毒”!
综上所述,添加化学香精、人为染色、受潮霉变以及串味的劣质茶均有损健康、不建议饮用,而浓茶、烫茶也存在诸多风险,多饮无益!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14)
[2]《饮烫茶需谨防食道癌》,人民网《生命时报》;
[3]《哪种茶水最易致癌:这样喝易患食道癌》,中国经济网。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茶知识
1、
2、
与茶友谈茶、喝茶
群内不定时发红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