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侠小说的大师,金庸在文学界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一眨眼,金庸老爷子已经离开7年了。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一件事困扰了他大半辈子,那是他的大儿子查传侠自杀的事情。
据说,儿子自杀是因为与女友吵了一架。
儿子去世后,金庸无法接受这样的打击,他的后半生曾多次翻阅书籍,试图寻找儿子轻易自杀的真相,可惜一无所获。
直到最近,向太陈岚语出惊人,仅仅几句话,便点破了金庸心头的遗憾。
那么,查传侠为何走上了绝路?向太又到底说了什么?
金庸小说中的爱情百转千回,总是让人深受感动。
但现实中的金庸,并不是情圣,他一生有过3段婚姻,并且他还出轨了。
金庸的第一段婚姻发生在1948年。
他和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结婚,女方家庭条件不错。
新婚不久,金庸为了事业选择前往香港闯荡,杜冶芬也一同南下。
但这段旅程并没有如他们设想的那样顺利。
金庸当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根本无暇顾及家庭。
而杜冶芬远离亲人,语言不通,生活圈子狭窄,长时间的孤独让她逐渐感到失落。
夫妻感情也因此慢慢变淡,很快离婚。
结束第一段婚姻后,他很快就认识了朱玫。
朱玫出身书香门第,不仅有留英背景,还通晓多国语言,能写能编、能策划,是那个年代极其稀有的女性知识分子。
她在报社担任编辑、评论员,和金庸在工作中逐渐熟识、产生情愫。
两人婚后共同生活的起点并不优渥,反而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勒紧裤腰带”。
金庸决定自办《明报》时,家中已几乎没有积蓄,甚至连印刷机的钱都需要靠借。
那时候,报纸销量少得可怜,每天几千份,根本无法维持日常开销。
朱玫没有退缩。
她拿出了自己的全部首饰,甚至把房子抵押出去,把所有能用的资源都押在金庸身上。
除了金钱,她还在生活中给予丈夫最坚实的支持:白天照顾几个孩子,晚上还得操持家务、照顾金庸的饮食起居。
可以说,没有朱玫,就没有《明报》的后来,也没有金庸后期的成功。
在这段婚姻的前十年,两人携手打拼、同甘共苦,感情稳固。
特别是长子查传侠的出生,更为这个家庭带来希望和寄托。
查传侠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是金庸极为疼爱的孩子,也被视为家族未来的希望。
可随着《明报》蒸蒸日上,金庸事业腾飞,生活也变得宽裕,两人之间的距离却悄悄地拉远了。
不久后,金庸不顾往日夫妻情分,选择出轨小他29岁的酒吧服务员林乐怡。
林乐怡遇到金庸的时候年仅16岁,因为家境贫寒,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
她第一次见到金庸,是在自己工作的酒吧里。
当时金庸和朋友聚会,林乐怡鼓起勇气主动搭话,还坦率地表示自己是金庸小说的忠实读者。
在朱玫那里,金庸可能收获了理性与支持;
而在林乐怡身上,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无条件的崇拜与青春的活力。
这种情感上的反差,在当时婚姻早已生出裂痕的背景下,让他迅速沦陷。
两人逐渐发展成情侣关系。
这段相差29岁的感情虽然引发不少争议,但金庸并未犹豫。
1976年,他正式与朱玫离婚,结束了这段患难与共的婚姻。
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命运在这一年给了他最重的一击。
同年10月,他的大儿子查传侠选择了自杀,让金庸后悔不已。
金庸对长子查传侠十分喜爱,他的离世给金庸带来巨大打击,到去世也没想明白儿子为何会选择轻声,反而是向太用一句话点名了其中关键。
查传侠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他从小聪明、安静、内向,对很多事情都有着超越年龄的思考。
11岁那年,他就写下《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一篇思辨意味浓厚的文章。
可以看出他从小就很有写作天赋,同时心思细腻也敏感。
让金庸对这个儿子充满期待,更是将他当作心目中接棒的人来培养。
可惜的是,1976年,年仅19岁的查传侠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他本该有一个前途无量的未来,却在与女友发生争执后,选择了上吊自杀。
这个消息传来时,金庸正在香港的办公室里赶稿。
他一边写作,一边哭泣,整个人几乎崩溃。
他曾说,自己一度有随儿子而去的念头,后来靠佛学才慢慢平复悲伤。
但即便过了几十年,金庸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感情受挫的孩子,会用轻生来回应生活?
为了寻找答案,他遍阅心理学、哲学和宗教书籍,甚至在晚年走入佛门,依旧未能真正解开这个心结。
直到很多年后,向太陈岚在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有的孩子是来还恩的,有的是来讨债的。”
她认为,查传侠的做法实在不值:“失恋算什么?再找一个不就行了?这么年轻就轻生,是对父母最大的残忍。”
这话很直接,也代表了很多旁观者的想法。
但若将事情仅仅归因于“恋爱失败”,就太过轻率了,因为她忽视了父亲出轨对于子女的影响。
那段时间,金庸与第二任妻子朱玫的婚姻正处于破裂边缘。
朱玫因为丈夫出轨林乐怡而痛苦不已,最终把这些情绪都倾诉给了儿子查传侠。
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同心”氛围中的孩子,突然被告知父亲另有所爱、家庭可能随时崩溃,内心的冲击可想而知。
他试图挽回这个家,曾多次与金庸沟通,希望父亲能回心转意。但金庸明确拒绝了他的请求,认为自己的感情是私人问题,儿女无权干涉。
甚至在查传侠从美国打长途电话到父亲办公室时,也因“工作太忙”而未能接听。
这些细节,在旁人看来或许无关紧要,可对一个敏感的少年而言,却是一次次被拒之门外的打击。
女友争执,可能只是让他情绪崩塌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选择了离开。
金庸一生笔耕不辍,最擅长写的就是情感。
郭靖的忠厚,杨过的深情,令狐冲的洒脱,他的小说人物懂得什么是爱、懂得怎么坚持、也懂得如何放下。
可在现实中,他却没能及时看懂自己儿子的呼救,也没能拉住那个崩溃的孩子。
不得不感叹,一生写进男女感情之事的金庸,在武侠世界中有很大的智慧,却参不透这些实在的道理,反倒是陈岚看得挺开明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