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立忠1960年6月29日出生在湖南祁阳一个普通干部家庭里。那时候农村条件一般,他是家里独子,还有两个妹妹,从小就帮父母干农活,种地养猪啥的,练就了一身能吃苦的劲头。没多少文化,但偷听过课,高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干过重活,身体壮实,脑子也灵活。
1978年,国家征兵,他看到公告就想报名,那年头当兵是很多人眼里的好出路,能报效国家。父母起初不同意,觉得独子去风险大,但他一再坚持,说国家需要时得出力,最终说服了家人。
1978年12月,他正式入伍,分配到广州军区41军123师368团特务连工兵排九班,当了个战士。报名那天,二十多人体检,就六个过关,他是其中之一,其他人分到不同地方,他直接去了边境。
入伍后,没像平时新兵那样从站军姿练起,直接拉到广西靖西县边境,进入临战训练。边境局势紧张,越南那边老是闹事,国家决定反击。训练就52天,高强度,天天实弹接触,学爆破、地雷排除、工事测绘啥的。时间紧,他们得自学多,胆大心细。
唐立忠有基础,训练中脱颖而出,实弹演练、定点爆破都做得好,连长看在眼里。52天过去,他掌握了基本技能,但实战经验还少。部队里他被视为好苗子,高中文化在当时算高,知青经历让他适应快。整个过程,他从普通青年变成战士,团队协作也学会了。边境环境复杂,山地丛林,训练时还得注意安全,但这为后来战场打下底子。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唐立忠所在特务连加强到三营七连,负责开辟通道,排除地雷、竹签阵、铁丝网。七连目标是八姑岭12号高地,高平战役一部分。那天凌晨6点40分,炮火开路,四营炮兵掩护,步兵进攻。
唐立忠他们跟在七连后,向高地推进。战斗激烈,早上8点多,到103高地时,越军火力猛,三个呈品字形暗堡交叉射击,机枪封锁道路。越军占高地优势,工事坚固,我军伤亡大。先派2排6班六人清除火力点,全倒下。
指导员陈华圣急命3班炸暗堡。班长李秋元想派老兵,唐立忠先站出,抱炸药包上。借助手榴弹烟雾,他靠近暗堡,用爆破筒炸毁第一个。陈国华炸第二个,只剩第三个,火力最强。
唐立忠第四次抱炸药包上,射孔小,塞不进,放旁拉导火索,越军处理掉,失败。返回拿直列炸药,再上,受潮导火索失效,又失败。见潘正华要上,他抢过,说熟地形,从射孔旁放,爆炸未彻底毁。敌机枪响,他返回,见刘祖告抱包,又抢来,剪短导火索五六厘米,从缺口扔进,炸毁暗堡。爆炸把他埋住,战友挖出,他继续作战。
这战,他爆破五次,毁两暗堡,毁重机枪轻机枪各两挺,毙敌九人,缴冲锋枪自动步枪各两、重机枪一、火炮一、弹药一批。班十人全活,都立功。他荣立一等功,中央军委授“爆破英雄”称号,共青团中央授“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在新兵中,他是唯一在世获一等功的。整个战,41军在高平歼敌多,贡献大。他的表现,靠训练积累和战场机智,体现军人责任。
战后,唐立忠留在部队,没仗功躺平,继续努力。1980年代,从战士升学员,学军事知识。之后排长,带兵操练。参谋时,参与计划。连长后,指挥任务。副营长、营政治教导员,管教育。团副政治委员,负责更大团队。
1994年6月19日,广西贵港梧州洪灾,他率队抢险,堆沙袋筑堤,营区淹也没停。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又上,士兵用水肉身挡洪,群众感动。他总说,战场见牺牲,得尽职对得起战友。战后荣三等功三次。
2000年代,升旅副政治委员、人武部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2007年调广东惠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2015年6月,以大校军衔在深圳退休。军旅37年,获庆祝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退休后,保持军人作风,传承奉献精神。他的经历,激励后辈,体现军人价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