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饮圈的上半年财报,被蜜雪冰城搅成了“单边战场”。
当古茗、茶百道还在为单季度净利润突破5亿欢呼时,蜜雪冰城直接甩出27.2亿的成绩单。
更狠的是,它用5.3万家门店把“奶茶店”开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密度远超星巴克,活脱脱把“随处可见”变成了竞争壁垒。
蜜雪冰城的27亿利润,本质上就是无数人用“选择”投出的票:在消费理性的时代,“实在”比“精致”更能打动人,“性价比”比“高端感”更有穿透力。
![]()
赚了27亿元!
雪王断层式领跑
2025年上半年茶饮行业财报披露时,蜜雪冰城的数据像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外炸开了锅。
148.7亿元的营收规模、27.2亿元的净利润,这两组数字不仅刷新了品牌自身纪录,更让同行望尘莫及。
![]()
▲ 图源:微博
更令人惊叹的是门店扩张速度,全球5.3万家门店的布局,意味着平均每26个中国城市人口身边,就有一家蜜雪冰城,相当于把奶茶便利店开在了消费者触手可及的地方。
在定价策略上,蜜雪冰城走出了一条与高端茶饮品牌完全相反的路。蜜雪冰城始终把价格锚定在平民消费带: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水,加冰加量不涨价,夏天里成为写字楼职员、学生党解暑的首选。
更值得玩味的是蜜雪冰城的口碑悖论——即便多次陷入食品安全争议,消费者却总能用反向宽容为其解围。
2025年315晚会曝光某加盟门店使用隔夜柠檬片、操作台未按时消毒,本以为会引发舆论声讨,没想到社交平台评论区画风却格外一致:4块钱一杯的柠檬水,还想要求什么无菌操作?雪王从来没嫌我穷,我凭什么嫌它偶尔不完美?
这种特殊的口碑现象,本质上是消费者对性价比真诚度的投票。
![]()
低价,
蜜雪冰城杀出了一条血路!
很多人以为蜜雪冰城的成功只是靠低价,但深入其供应链体系会发现,背后是一套精密的成本控制方法论。
早在2012年,当其他品牌还在依赖第三方供应商时,蜜雪冰城就开始在云南、四川等地自建柠檬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原料品质与成本。
除了原料端,生产与物流环节的效率提升同样关键。
![]()
▲ 图源:视频截图
蜜雪冰城在全国布局了5大生产基地,70条智能生产线24小时运转,奶茶粉、糖浆等核心原料实现自给自足,不仅品质更稳定,生产成本也比外包降低18%。
更厉害的是库存周转能力,通过数字化系统实时监控各门店销量,精准调配货物,将库存周转周期压缩到7天,比行业平均水平快一倍。
在品牌营销上,蜜雪冰城走出了一条反精英化的土味路线,却意外戳中了大众的情感需求。2024年推出的《蜜雪冰城甜蜜蜜》主题曲,用简单洗脑的旋律、魔性的动画画面,在抖音上狂揽542亿次播放,连广场舞大妈都把它编成了新舞曲;
雪王玩偶更是成为行走的流量密码,暴雨天在门店外跳舞、情人节给路人送玫瑰花、甚至上市敲钟时都由雪王IP代劳,每一次亮相都能引发网友自发传播。
这种不端着的品牌人设,让蜜雪冰城从冷冰冰的商业符号,变成了能和消费者玩到一起的平民伙伴。
如今,蜜雪冰城的性价比模式正在海外市场复制成功。在东南亚,越南门店数量已突破1300家,印尼更是达到2600家。
不同于喜茶在欧美市场走高端路线、主打东方茶饮美学,蜜雪冰城坚持全球统一低价策略。
![]()
规模扩大,
蜜雪冰城麻烦不断
超99%的加盟门店是蜜雪冰城快速扩张的加速器,却也成了品控管理的老大难。
2024年,全国范围内蜜雪冰城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行政处罚23次,问题集中在加盟店使用过期食材、操作人员未戴手套、饮品中出现异物等。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品牌总部投入巨额用升级数字化稽核系统,通过门店监控实时抽查操作流程,设置神秘顾客定期暗访,但面对5.3万家门店、日均10万次的订单量,管理压力依然巨大。
还有,蜜雪冰城销量神话的背后,一线员工的生存现状却鲜少被关注。
广州某商圈蜜雪冰城门店店长透露,门店日均出杯量超过800杯,周末高峰时能达到1200杯,员工从早上9点开门忙到晚上10点打烊,中间只有1小时吃饭时间,基本全程站立操作,手泡奶茶、封杯、收银连轴转,忙到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
▲ 图源:视频截图
但对应的工资水平却不高,社交平台上,雪王员工累到崩溃的话题阅读量超2亿。这种高销量低待遇的矛盾,不仅影响员工留存率,也让品牌面临压榨基层劳动者的舆论争议。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行业内卷加剧。
看到蜜雪冰城在低价市场的成功,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入局:古茗推出9.9元任选系列,直接对标蜜雪的核心价位带;书亦烧仙草将招牌产品价格下调至10元以内;连原本主打中高端市场的CoCo都可,也推出了8元的基础款奶茶。
蜜雪冰城的价格优势正在被稀释,而消费者的低价容忍度也并非无限——第三方调研显示,当一个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曝光频次超过3次/年,不少用户会选择减少购买频率。
如何在保持低价的同时提升品质感知,避免陷入低价-低质-口碑下滑的恶性循环,成为蜜雪冰城必须面对的课题。
![]()
总 结
当整个茶饮行业还在争论高端化是不是唯一出路时,蜜雪冰城用27亿净利润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在消费理性回归的时代,极致性价比不是低端的代名词,而是对人货场关系的重新定义——用供应链效率消灭不必要的价格泡沫,用情感化营销打破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阶层壁垒,用规模效应构建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成本护城河。
雪王的成功,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商业本质的返璞归真。
![]()
▲ 图源:蜜雪冰城官网
曾经,奶茶被包装成社交货币,消费者为杯身设计、品牌联名支付溢价;如今,当经济下行压力让人们更关注花小钱办大事,蜜雪冰城恰好踩中了时代需求——它把奶茶从轻奢品拉回日常饮品的定位,用5元、8元的价格,满足了普通人对好喝不贵的基本诉求。
这也解释了为何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却未伤其根基:消费者宽容的不是不完美,而是真诚的低价;维护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能轻松拥有的小确幸。
但必须承认,蜜雪冰城的模式难以复制。全球5.3万家门店的管理精度、20年磨一剑的供应链深度、踩中流量红利的土味营销,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对于整个茶饮行业而言,蜜雪冰城的启示在于:真正的商业护城河,从来不是单一的价格优势或品牌光环,而是系统能力的降维打击——当产品、供应链、品牌、运营形成正向循环,才能在内卷红海中劈开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参考消息
餐饮新纪元《2025上半年,全国哪家奶茶店最赚钱?古茗上榜,蜜雪碾压式夺冠》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