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CAR-T 细胞疗法的新革命:体内直接改造技术如何突破现有困境?

0
分享至

▲多重福利来袭,点击即可预约

摘要:CAR-T 细胞疗法作为治疗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的突破性手段,已在临床取得显著成效,但体外制备的复杂性、高昂成本和漫长流程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系统梳理了 CAR-T 细胞疗法的发展现状,深入解析了体外制备工艺的瓶颈,重点介绍了体内直接改造 CAR-T 细胞的新兴技术 —— 包括纳米颗粒递送核酸和病毒载体递送系统的原理、优势及挑战。通过对比两种技术路径的临床前数据,探讨了体内改造技术在扩大治疗适应症(如实体瘤、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等)方面的潜力,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读者呈现一场即将到来的细胞治疗技术革命。


一、CAR-T 细胞疗法: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突破与困境1.1 改写血液肿瘤治疗格局的 “活药物”

当 2017 年全球首个 CAR-T 细胞疗法获批时,医学界沸腾了 —— 这种能让复发 / 难治性 B 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的 “活药物”,彻底改变了血液肿瘤的治疗范式。CAR(嵌合抗原受体)是一种人工设计的蛋白质,它将抗体的抗原识别能力(通常是单链可变片段 scFv)与 T 细胞的信号传导域(如 CD3ζ 和 CD28、4-1BB 等共刺激域)结合,能精准引导 T 细胞攻击癌细胞(图 1A)。


图 1:体外与体内 CAR-T 细胞制备流程对比

在血液肿瘤领域,CAR-T 细胞疗法已创造多项奇迹:靶向 CD19 的 CAR-T 细胞对复发/难治性侵袭性 B 细胞淋巴瘤的完全缓解率达 40%-54%,对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缓解率更是高达 71%-81%;靶向 BCMA(B 细胞成熟抗原)的 CAR-T 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令人振奋的是,长期随访数据显示,部分患者的缓解期可接近十年,这些曾被判定为 “不治之症” 的患者实现了临床治愈的可能。

目前,美国 FDA 已批准 6 款 CAR-T 产品,包括靶向 CD19 的axicabtagene ciloleucel、tisagenlecleucel 等,以及靶向 BCMA 的 idecabtagene vicleucel 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血液肿瘤治疗的 “王牌部队”。


1.2 体外制备工艺:难以逾越的 “规模化鸿沟”

尽管疗效显著,CAR-T 细胞疗法的普及却被体外制备工艺牢牢困住。现有获批产品均采用 “个体化定制” 模式,其流程之复杂堪称医疗领域的 “精细手工业”(图 1A):

细胞采集:通过白细胞分离术从患者体内获取 T 细胞;

运输与激活:T 细胞被送往专业生产车间,在体外通过 CD3/CD28 抗体和细胞因子激活;

基因改造:利用 γ- 逆转录病毒或慢病毒载体将 CAR 基因导入 T 细胞;

扩增与质检:改造后的 T 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需通过严格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测;

回输患者:合格的 CAR-T 细胞被运回治疗中心,经静脉输注给患者。

这一过程耗时 2-7 周(即“静脉到静脉时间”),期间快速进展的患者可能需要桥接治疗维持生命。更棘手的是,患者个体差异(如既往治疗史)、病毒整合的随机性等因素,会导致 CAR-T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此外,治疗成本高得惊人:单款 CAR-T 产品的标价超过 50 万美元,加上前期检测、白细胞分离术、淋巴耗竭化疗等配套治疗,总费用可达 100 万-150 万美元,这一价格将绝大多数患者挡在门外。


1.3 异基因 CAR-T 的探索与局限

为突破个体化制备的瓶颈,科学家曾寄望于异基因 CAR-T 细胞—— 即从健康供体获取 T 细胞制备 “现成” 产品。理论上,异基因 CAR-T 可降低 variability、简化质检流程、缩短治疗周期,但它面临两大难题: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供体 T 细胞可能攻击患者正常组织;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患者免疫系统可能清除外来的供体 T 细胞。

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尝试了基因编辑(如敲除 T 细胞受体 TCR 以避免 GVHD)、HLA 配型供体库建设、敲除 MHC 或 CD52 基因等策略,但临床效果仍有限,且异基因 CAR-T 仍需淋巴耗竭预处理,可能导致长期血细胞减少和感染风险。因此,异基因 CAR-T 并未真正实现 “通用化” 的初衷。


二、体内直接改造技术:CAR-T 疗法的 “简化革命”2.1 核心思路:从 “体外定制” 到 “体内生成”

面对体外制备的困境,体内直接改造 CAR-T 细胞的思路应运而生:通过直接向患者输注携带 CAR 基因的纳米颗粒或工程病毒载体,让 T 细胞在体内 “原地变身” 为 CAR-T 细胞(图 1B)。这一技术彻底跳过体外培养步骤,有望实现 “现成”(off-the-shelf)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其优势显而易见:

流程简化:无需细胞采集和体外培养,大幅缩短治疗时间;

成本降低:规模化生产可显著降低单位成本,提升疗法可及性;

安全性优化:避免体外扩增导致的 T 细胞耗竭,可能减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毒性;

适应症扩展:无需淋巴耗竭预处理,为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等非肿瘤领域开辟可能。


2.2 两大技术路径:纳米颗粒与病毒载体的 “巅峰对决”

目前,体内改造技术主要分为两大阵营:纳米颗粒递送核酸系统工程病毒载体系统,它们各有优劣,共同推动着技术突破(表 1)。


2.2.1 纳米颗粒:非病毒递送的 “灵活战士”

纳米颗粒凭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设计性,成为体内递送 CAR 基因的热门选择,其中脂质纳米颗粒(LNP)聚合物纳米颗粒表现突出:


图 2:体内 CAR-T 细胞改造平台结构与机制

结构设计:LNP 由可离子化阳离子脂质、辅助脂质(如磷脂、胆固醇)和 PEG 修饰脂质组成,能通过静电作用包裹 mRNA,保护其不被降解;聚合物纳米颗粒(如 PBAE)则通过 pH 依赖的内体逃逸机制释放核酸。

靶向策略:通过表面修饰抗 CD3、CD4、CD8 等抗体,纳米颗粒可精准识别 T 细胞,提高递送效率(图 2 左)。

表达特点:mRNA 递送的 CAR 呈瞬时表达(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这既是安全优势(可避免长期毒性),也可能需要多次给药维持疗效。

临床前研究已验证其潜力:在小鼠模型中,靶向 CD3 的 PBAE 纳米颗粒携带 CD19 CAR mRNA,经静脉注射后可使约 10% 的 T 细胞表达 CAR,6 次 weekly 给药的疗效与传统体外 CAR-T 相当;CD5 靶向 LNP 递送 FAP CAR mRNA,能有效清除心脏损伤模型中的活化成纤维细胞,改善心脏功能。


2.2.2 病毒载体:长效表达的 “稳定之选”

慢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AAV)是病毒递送系统的代表,它们凭借高效的基因导入能力占据一席之地:

慢病毒载体:通过假型化改造(如替换为尼帕病毒糖蛋白)和表面修饰 scFv,可特异性靶向 T 细胞(图 2 右)。其优势是能将 CAR 基因整合到 T 细胞基因组,实现长期表达,适合需要持久疗效的适应症。

AAV 载体:不整合到基因组,通过 episomal 形式持续表达 CAR,安全性更高,但表达时间较短(数周至数年)。

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靶向 CD8 的尼帕病毒假型慢病毒仅需 2×10⁶ transduction units,就能使 10%-35% 的 CD8⁺T 细胞表达 CD19 CAR,并完全清除 B 细胞;另一款携带 CD19 CAR 和雷帕霉素激活的合成细胞因子受体的慢病毒,可在体内诱导 CAR-T 细胞扩增,实现近 50 天的肿瘤控制。


2.2.3 技术对比: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平衡艺术

纳米颗粒和病毒载体各有侧重:纳米颗粒的瞬时表达适合需剂量调整的场景(如降低 CRS 风险),且无插入突变风险,但需解决多次给药的免疫原性问题;病毒载体的长效表达适合长期治疗,但需严格控制脱靶整合(如避免插入原癌基因)和预存抗体的影响(表 1)。

表 1:CAR 基因递送平台对比



三、突破与挑战:体内改造技术的 “成长烦恼”3.1 临床前突破:疗效媲美传统 CAR-T

多项研究证实,体内改造的 CAR-T 细胞在疗效上不逊于体外制备产品:

在 Eμ-ALL01 白血病模型中,单次注射 3×10⁹个靶向淋巴细胞的纳米颗粒,与环磷酰胺 + 5×10⁶个体外 CAR-T 细胞的抗肿瘤效果相当,且能维持约 100 天的肿瘤控制;

在 Raji 淋巴瘤模型中,CD3 靶向的 CD19 CAR mRNA 纳米颗粒经 6 次 weekly 给药,可实现与体外 CAR-T 同等的疗效;

慢病毒载体在体内诱导的 CAR-T 细胞,能有效清除循环 B 细胞,且在人源化小鼠中表现出与人类患者相似的 CRS 特征,为临床转化提供了可靠参考。

这些结果表明,体内改造技术有望达到传统 CAR-T 的治疗效果,且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如避免体外扩增导致的 T 细胞耗竭)。


3.2 核心挑战:从实验室到临床的 “拦路虎”

尽管前景广阔,体内改造技术仍需跨越多个难关:


3.2.1 递送效率与特异性

脱靶递送是最大隐患:若 CAR 基因意外导入癌细胞,可能导致 “表位遮蔽”(CAR 与癌细胞表面抗原顺式结合,阻碍 T 细胞识别);若导入调节性 T 细胞等抑制性免疫细胞,可能加剧免疫抑制微环境。因此,提高对 T 细胞的靶向性是关键,目前通过抗体修饰、载体工程等手段,靶向效率已显著提升(如纳米颗粒可使 75% 的转染细胞为 T 细胞),但仍需优化。


3.2.2 表达持久性与安全性

纳米颗粒的瞬时表达可能需要多次给药,而重复注射可能引发免疫原性(如机体对 CAR 或载体产生抗体)。研究显示,LNP-mRNA 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精氨酸酶缺乏等疾病中可实现多次给药的累积效应,但 CAR-T 治疗的重复给药安全性仍需验证。

病毒载体的整合风险也不容忽视:早期 γ- 逆转录病毒治疗 X-SCID 时,因插入原癌基因 LMO2 附近导致患者发生 T 细胞淋巴瘤。虽然后续 “自灭活” 载体(SIN)降低了风险,但体内改造需警惕罕见的干细胞转导,可能引发远期恶性转化。


3.2.3 免疫微环境的 “暗礁”

体内生成的 CAR-T 细胞需面对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如实体瘤的纤维化屏障、免疫抑制因子),其活性可能受抑制。此外,CAR-T 细胞的过度激活可能引发 CRS 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如何平衡疗效与毒性是临床转化的核心问题。


四、适应症拓展:从癌症到更广阔的医疗领域

体内改造技术的独特优势(如无需淋巴耗竭、可规模化生产),使其有望突破 CAR-T 仅用于血液肿瘤的局限,向更广泛的疾病领域进军。


4.1 实体瘤:攻克 “硬骨头” 的新希望

实体瘤一直是 CAR-T 治疗的难点,其原因包括抗原异质性、微环境抑制等。体内改造技术可能通过以下方式突破:

多靶点联合:利用纳米颗粒或病毒载体的组合,实现对多个肿瘤抗原的同时靶向,降低逃逸风险;

组织穿透性提升:局部给药(如瘤内注射)可提高 CAR-T 细胞在实体瘤中的富集;

微环境调节:共递送 CAR 基因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 siRNA),解除微环境抑制。

临床前研究显示,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体内 CAR-T 细胞可减少心脏纤维化,提示其在实体瘤微环境改造中的潜力。


4.2 自身免疫疾病:精准清除 “叛逆” 细胞

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核心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其中 B 细胞异常活化是重要诱因。体内 CAR-T 技术可精准清除自身反应性 B 细胞,且无需淋巴耗竭,安全性更高: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中,CD19 CAR-T 细胞可清除致病 B 细胞,且体内改造避免了体外制备导致的 T 细胞功能受损;

与单克隆抗体相比,CAR-T 细胞能穿透组织,清除组织驻留的异常 B 细胞,更彻底地控制疾病。

目前,CD19 CAR-T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已启动,初步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4.3 感染性疾病:对抗病毒的 “智能部队”

在 HIV、乙肝等慢性感染中,病毒可潜伏在细胞内逃避免疫清除。体内 CAR-T 技术可靶向病毒抗原(如 HIV 的 gp120),精准清除感染细胞:

HIV 感染者超过 3800 万,体外 CAR-T 的个体化制备难以覆盖,而纳米颗粒 - mRNA 系统(参考新冠疫苗的规模化经验)可实现普及;

无需淋巴耗竭,避免削弱患者抗病毒免疫,更适合感染性疾病治疗。

全球首例 HIV 靶向 CAR-T 治疗已完成,为这一领域开辟了新路径。


五、未来展望:技术融合与学科协作的 “大时代”

体内直接改造 CAR-T 细胞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阶段,未来需在以下方向突破:

递送系统优化:开发更高效、低免疫原性的载体(如自扩增 RNA、环形 RNA 延长表达;改造病毒衣壳降低预存抗体影响);

精准调控表达:通过 UTR 工程、诱导型启动子等,实现 CAR 表达的时空控制,平衡疗效与毒性;

适应症优先级:优先探索无现有 CAR-T 产品的领域(如自身免疫疾病、感染性疾病),或需多次给药的场景(如纤维化);

临床转化策略:利用免疫健全小鼠、人源化小鼠和非人灵长类模型,系统评估安全性和剂量效应关系。

这一技术的成熟离不开多学科协作:化学家优化载体结构,免疫学家解析微环境机制,临床医生设计试验方案, 监管科学家制定标准 —— 只有各方合力,才能让体内改造 CAR-T 细胞技术真正成为普惠的 “活药物”。

正如 CAR-T 细胞疗法改写了血液肿瘤的治疗史,体内直接改造技术或许将再次颠覆我们对细胞治疗的认知。在这场医学革命中,“复杂” 正让位于 “简便”,“昂贵” 正让位于 “普惠”,而患者将最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抗体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抗体圈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九三阅兵之际,6名间谍落网!带1448份机密出逃,泄露尖端武器

九三阅兵之际,6名间谍落网!带1448份机密出逃,泄露尖端武器

做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2025-09-07 06:08:46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34岁东北姑娘拿下81岁全球首富,长的很漂亮,一年抱俩娃身价上亿

云舟史策
2025-09-13 07:37:04
眼看会议进入倒计时,急坏了的李在明派人上门,诚邀中方大驾光临

眼看会议进入倒计时,急坏了的李在明派人上门,诚邀中方大驾光临

西方寻史
2025-09-17 17:19:07
反转!张水华:流泪不是要让领导给我调休,参赛前刚替同事上夜班

反转!张水华:流泪不是要让领导给我调休,参赛前刚替同事上夜班

念洲
2025-09-17 06:56:02
湖人将签下昔日名宿之子,他是一名优缺点都非常鲜明的球员?

湖人将签下昔日名宿之子,他是一名优缺点都非常鲜明的球员?

稻谷与小麦
2025-09-19 01:32:37
75岁老太旅游被骗买了一件佛陀木雕,4年后,她得了6套海景房

75岁老太旅游被骗买了一件佛陀木雕,4年后,她得了6套海景房

磊子讲史
2025-07-07 12:41:11
你觉得高德地图好用吗?网友:和谷歌地图一比高德地图简直是神器

你觉得高德地图好用吗?网友:和谷歌地图一比高德地图简直是神器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8 00:10:12
民生调查|跑了上海20多家店,“卖不完”的面包去哪了?

民生调查|跑了上海20多家店,“卖不完”的面包去哪了?

上观新闻
2025-09-18 11:28:07
男人过了五十,永远不要在伴侣面前,说出“以下2句话”

男人过了五十,永远不要在伴侣面前,说出“以下2句话”

行走的知识库
2025-08-20 07:47:34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包养情人无数,娶初中同学女儿为妻,玩老婆闺蜜,嗜色如命的富豪

云舟史策
2025-09-17 07:27:24
小米17Pro正式官宣,这外观设计把看我傻了

小米17Pro正式官宣,这外观设计把看我傻了

3C毒物
2025-09-17 00:07:29
土耳其大战以色列,以军碰上了硬茬:B-611导弹准备在地中海开打

土耳其大战以色列,以军碰上了硬茬:B-611导弹准备在地中海开打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9-19 03:32:16
香港黄金劫案有内鬼?传7人落网、追回贼赃、合伙人在逃 香港警方发言人:正核实

香港黄金劫案有内鬼?传7人落网、追回贼赃、合伙人在逃 香港警方发言人:正核实

红星新闻
2025-09-18 18:55:10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太震撼了!11万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网友:感觉全哈尔滨的人全去了

太震撼了!11万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网友:感觉全哈尔滨的人全去了

明月杂谈
2025-09-17 05:35:21
上海女排送江苏冠军:不要沈富麟蔡斌,反而培养无用陈嘉豪王之腾

上海女排送江苏冠军:不要沈富麟蔡斌,反而培养无用陈嘉豪王之腾

金毛爱女排
2025-09-18 16:15:30
重庆一养殖户捅刺杀害供电所所长,已被执行死刑

重庆一养殖户捅刺杀害供电所所长,已被执行死刑

澎湃新闻
2025-09-17 21:20:35
斯诺克战报:中国首位8强诞生,周跃龙爆冷胜霍师傅4-2

斯诺克战报:中国首位8强诞生,周跃龙爆冷胜霍师傅4-2

张鼋卤说体育
2025-09-19 00:15:38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不明飞行物被击落后续:海事局发通报显端倪,身份快真相大白了!

科普100克克
2025-09-15 02:28:33
侮辱国人未道歉的黑人伊博近况曝光:在中国赚千万,回非洲当土豪

侮辱国人未道歉的黑人伊博近况曝光:在中国赚千万,回非洲当土豪

谈史论天地
2025-09-17 16:29:50
2025-09-19 05:03:00
药时空 incentive-icons
药时空
生物制药行业相关资讯
2181文章数 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但代工免谈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头条要闻

男子给小35岁情人转1340万 妻子:第三者生活极度奢侈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最美央视才女,甩掉孙红雷嫁给张嘉益

财经要闻

起底多校“发臭午餐”供应商绿捷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旅游
时尚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秋冬穿对红黄橙,温暖又高级

军事要闻

哈马斯高层在多哈遇袭后首次现身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