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盛夏,A股市场迎来震撼一幕:一家成立近十年、连续八年亏损的AI芯片公司,股价竟突破千元大关。
8月25日上午,其股价盘中一度冲高至1391元,刷新历史高点,市值也首次突破5000亿元。
这家公司,叫寒武纪。
![]()
有不少人错过这一波行情。
“去年年初,朋友劝我一起买寒武纪,我没买。如今,只能默默盯着他的股票账户,悔得肠子都青了。”
“寒武纪一路上涨时,我一直在犹豫观望,结果到现在连影子都没追上。”
那么,寒武纪是如何实现逆天改命的?
随着寒武纪的走红,它背后那段不为人知的造富故事也慢慢浮出水面。
![]()
一对来自江西的兄弟陈云霁和陈天石,当年是中科大出了名的天才少年,如今终于被大家看见了。
![]()
陈云霁和陈天石兄弟俩是南昌人,父母都是高知分子。
家里书多,从小耳濡目染,兄弟俩自然而然就爱上了读书,对科学也特别感兴趣。
他们每天都会提出无数个“为什么”,学习也十分认真、刻苦。
从小被书包围的两个孩子,终于用实力敲开了中科大少年班的大门,一个接一个,谁也没掉队。
本科毕业后,弟弟陈天石继续留在中国科大深造,主攻人工智能。
而哥哥陈云霁则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跟着“龙芯之父”胡伟武参与“龙芯”项目的研发工作。
这时候,陈云霁就在想,要是用AI来代替人工做芯片测试,说不定还能搞得更快更好呢?
正巧,读博的最后一年,陈天石来北京找哥哥陈云霁,两人随即一拍即合。
陈天石博士毕业后,也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所。
![]()
研究过程中,他俩不断讨论、碰撞,渐渐冒出一个想法:干脆做一块AI芯片,专门解决人工智能“吃算力”太狠的问题。
但由于项目过冷,他们申请的费用一直没下来。
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人觉得他俩“不务正业”,这种研究是属于无经费、无论文、无人问津的“三无研究”。
好在,转机很快出现了。
2012年,两兄弟和中科院计算所的几位师兄一起,做了一个神经网络处理器项目,这也就是寒武纪技术的起点。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扑在了这个项目上,一心只想把它干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兄弟二人主导研发的寒武纪1号成功流片,这是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
![]()
为了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2016年,寒武纪正式成立。
![]()
创业初期,寒武纪便一炮而红。
这开局就是王炸的剧本,其实背后离不开华为的慧眼识珠,以及双方的一次深度合作。
2017年9月,华为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凭借卓越的性能,瞬间在当年市场上引发激烈震动,掀起一场行业风暴。
搭载这款芯片的Mata10系列手机爆卖1000多万台,而麒麟970中的NPU,就是寒武纪提供的。
公司看着不大,但实力不虚,就凭这块芯片,寒武纪一下子在圈内打响了名号。
不过,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华为并没有继续与寒武纪合作。
为了把公司撑下去,陈天石干脆一咬牙,带着团队转型,先后研发了用在云端、边缘端和终端设备上的AI芯片。
他们的实力在业内有目共睹,先后又与阿里巴巴、中国移动等多家大公司合作。
在芯片界,发展如此之快,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只花了68天就火速上市,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中国AI芯片第一股”。
![]()
更牛的是,寒武纪居然只用了4年就冲上千亿市值,这速度也太吓人了,简直让人不敢信。
可上市之后,公司也没躲过难关,迎来了一段不短的低谷期,一路跌跌撞撞。
寒武纪一直没摆脱亏损的困扰,2024年中报还提到,因为供应链出状况,收入也跟着下滑了。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里保持技术领先,寒武纪只能不断砸钱搞研发,结果烧钱太多,股价也跟着跌了快两年。
尤其是在2022年4月,股价一度跌至46.59元/股,较前期高点累计下跌84.35%,跌幅惊人。
![]()
这个表现也引发外界种种的质疑:寒武纪是不是不行了?
![]()
没想到,更严峻的是,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悄来临。
2022年12月,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为借口,单方面宣布将36家中国科技企业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进一步加码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这36家公司里,差不多每三家里就有一家是寒武纪或它的子公司。
这就意味着,美国的打压给寒武纪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巨大的挑战。
寒武纪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很快调整了过来,兄弟俩带着团队继续潜心研发。
这一段路,他们走得很黑,但很坚定。
到了2024年,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属于寒武纪的机会也终于来了。
这一年,寒武纪推出了思元590芯片,这款采用7纳米工艺、算力达512TOPS的国产芯片。
在推理场景的能效比上已经超越国际巨头,几乎支持所有国内主流大模型。
百度内部测试显示,思元590在部分大模型训练任务中的表现已接近英伟达A100;
即便在相对薄弱的场景,性能也能达到A100的约50%;
综合来看,整体性能差不多能达A100的80%。
这个成绩一出来,大家都惊了,寒武纪真成了“中国版英伟达”,一下子给市场打了鸡血,信心全回来了。
![]()
接着,寒武纪的股价一下子炸了,噌噌往上涨,当年12月底,以387%的年度涨幅成为“A股股王”,总市值达到2800亿元。
不过,股价再怎么涨,那个争议一直没散——从2016年成立到现在,八年过去了,寒武纪一直都没赚到钱,还在亏损。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芯片研发极其烧钱。而兄弟二人始终顶住外界的质疑,坚持持续投入巨额研发资金。
他们觉得,搞科研是没有捷径的。
中国要想在人工智能这波浪潮里实现弯道超车,就得踏踏实实下苦功夫。
他们说:“我们这代创业的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把冷板凳坐热。”
![]()
现在,中国已经进入智能体爆发的新阶段,有些核心技术领域,中国企业不再是跟在后面跑,而是开始领跑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寒武纪,市场的信心一直都在。
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寒武纪股价再创新高,直逼茅台!高盛喊出目标价1835元》
澎湃新闻:《寒武纪85后创始人,身家超1500亿》
作者:车车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