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老汉就起来了,在灶房里忙活,柴火噼啪作响。我睁开眼,见侍卫正盯着窗户,手里握着刀,神情警惕。
“醒了?”他回头看我,“老汉人不错,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点头,坐起身。炕很硬,硌得骨头疼。窗外传来老汉咳嗽的声音,还有他跟谁说话的动静,声音不大,听不真切。
![]()
“他在跟谁说话?”我压低声音问。
侍卫没说话,走到窗边,悄悄掀开一点窗户纸往外看。看了一会儿,他放下窗户纸,摇摇头。“是隔壁的山民,来借点柴火。”
我松了口气,下床穿鞋。鞋是进滁州城时买的粗布鞋,才穿了两天,鞋底就磨薄了。
![]()
早饭还是野菜粥,老汉多蒸了几个红薯,塞给我们。“山里不好走,带着路上吃。”
“多谢老丈。”侍卫拿出几个铜板给他。
老汉摆摆手,把铜板推回来。“不用,出门在外都不容易。你们要往深山去?”
“是。”侍卫说。
“那得小心,”老汉叹了口气,“前几天有兵卒进山搜查,说是找什么人,见了陌生人就盘问。”
我的心一紧。“他们还在搜?”
“谁知道呢,”老汉说,“那些当兵的,说是搜查,其实就是抢东西,山里好几户人家都被抢了。”
侍卫皱起眉。“我们知道了,多谢提醒。”
![]()
两人谢过老汉,背上布包往深山走。山路更陡了,两旁的树木越来越密,阳光都很难照进来,空气里带着潮湿的寒气。
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听到前面有动静。侍卫立刻拉住我,躲到一棵大树后面。
![]()
只见几个兵卒押着一个山民走过来,嘴里骂骂咧咧。“说!是不是见过一个穿龙袍的?”
山民吓得瑟瑟发抖。“没……没见过,官爷,我真没见过……”
“没见过?”一个兵卒抬脚踹在他腿上,山民“扑通”跪倒在地,“那你慌什么?搜!”
几个兵卒开始翻山民的篮子,里面只有些野菜和野果。“妈的,什么都没有。”一个兵卒骂了一句,又看向山民,“再问你一遍,有没有见过陌生人进山?”
“有……有两个,昨天进的山,往那边走了。”山民指着我们来的方向。
兵卒对视一眼。“追!”
他们押着山民,往我们来的方向走去。我和侍卫屏住呼吸,直到他们走远了,才敢出来。
“不能再往深山走了,”侍卫低声说,“兵卒在山里搜查,太危险。”
“那往哪走?”我问。
![]()
“往南,去武昌,”侍卫说,“武昌离南京远,水路发达,或许能找到机会离开。”
我点头。两人转身,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往南走。这条路更难走,全是碎石,稍不注意就会滑倒。
![]()
走了一天,到了傍晚,才走出山区,看到一片平原。远处有个小镇,炊烟袅袅。
“去镇上找个地方住,买些干粮。”侍卫说。
两人走进小镇,镇上人不多,店铺大多关着门。
![]()
找到一家客栈,掌柜的是个中年妇人,见我们进来,眼神警惕。
“住店。”侍卫说。
“两位从哪来?”妇人问。
“山里。”侍卫说。
妇人没再多问,拿出登记簿。“登记一下姓名籍贯。”
![]()
侍卫提笔写了两个名字,籍贯写的是“滁州”。妇人看了看,点点头。“二楼最里面的房间,一晚六个铜板。”
侍卫付了钱,接过钥匙。两人上了楼,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
“今晚好好歇着,明天一早去码头。”侍卫说。
我点头,坐在床上。窗外传来镇上的狗叫声,还有隐约的说话声。侍卫走到窗边,掀开窗户纸往外看,看了好一会儿,才放下。
“镇上有兵卒巡逻,小心点,别出去。”
我嗯了一声,拿出红薯啃着。红薯很甜,比窝头好吃多了。吃着吃着,想起那个被兵卒带走的山民,心里不是滋味。如果不是我们,他或许就不会被抓。
“别想了,”侍卫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乱世之中,身不由己。我们能活下去,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我沉默了。他说得对,活下去,才有希望。
![]()
夜里,睡得很沉,或许是太累了。直到天快亮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开门!开门!查房!”外面传来兵卒的吼声。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侍卫立刻起身,走到门后,握紧了刀。
![]()
【未完待续】
以上是《建文迷踪》的第4集内容。我会尽量保持每日更新,希望大家能喜欢这个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