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中国信达(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期业绩发布。这份半年报的重点在哪里,从中又能看出哪些重要信息呢?
逆周期加力
信达半年报的第一项内容,为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反映信达所持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第二项内容,为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代表信达其他金融投资资产(非不良资产类金融工具,如债券、股权、衍生品等)价值情况。
不良债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21年154.8亿元;
2022年112.8亿元;
2023年76.1亿元;
2024年88.9亿元;
2024年上半年49.5亿元;
2025年上半年24.3亿元。
其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2021年146.7亿元;
2022年54.1亿元;
2023年112.1亿元;
2024年132.4亿元;
2024年上半年53.5亿元;
2025年上半年26.4亿元。
整体而言,信达两项公允价值变动自2021年以来总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25年上半年降至相对低点,说明资产价格在2021年后持续下跌,2025年上半年,资产价格低迷,出现市场低点。
作为普通行业,上述数据代表着企业财务的持续收缩,但是,对于以不良资产为内容、进行逆周期操作的AMC(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则意味着市场一步步进入AMC时段,资产越来越便宜——AMC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入更多资产。
2025年上半年,信达新增收购不良债权资产255.06亿元,同比增长56.80%,即加力收购,在逆周期下积极布局未来。
稳定器角色强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信达营业总收入为9.8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58.66亿元下降83.1%,表明整体业务规模收缩。归母净利润为22.81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1.56亿元增长5.8%,显示盈利能力略有增强。
信达主要包括两大业务板块: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核心业务)与金融服务业务。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184.91亿元(同比+0.3%),占集团总收入的53.8%,略有上升(2024年为52.6%),但税前利润率从盈利转为巨额亏损(-62.00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和风险准备暴增。2025年上半年,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未实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合计147.6亿元,同比增加50.1亿元。
金融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为160.49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6.7%。该板块收入下降5.2%,但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025税前利润增加35.18亿元(大幅增长63.9%),成为了信达的利润平衡器与稳定器。
结合大环境观察,信达的数据表现,也正是经济稳定器功能强化使然。
如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信达上半年收购43家地方中小银行的不良债权总额300亿元,并受托处置了107亿元中小银行不良资产。信达还参与了16个房地产风险化解及保交房项目,保障1.7万套商品房按期交付,带动337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2025年上半年,信达金融类收购占比为:
股份制商业银行收购大幅上升14.2%,
大型商业银行收购上升8.2%,
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收购下降9.0%,
非银行金融机构收购下降8.7%(至1.2%)。
在股份制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力,体现其金融稳定器作用的强化。
2025年上半年,信达新增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240.47亿元,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172.60亿元,但同期处置规模为197.58亿元,低于2024年上半年的273.36亿元,表明其在不良资产的收购节奏上加快,而处置节奏相对放缓。再结合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暴跌83.1%,归母净利润微增5.8%,可见信达在主动控节奏。
如果用逆周期布局考量,那么,信达的多项数据波动,如信用减值损失激增65.5%;成本及支出总额暴增,从200.23亿元激增至257.40亿元,增加了超过57亿元(即提高了计提);负债总额持续上升,主动增加负债以筹集资金,准备进行战略性收购等,都可解释为周期性技术动作,即为下一个周期盈利做储备。
两手应对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体现在信达的不同资产板块中。总体而言,信达采取了“双线应对”策略:一方面,对存量房地产项目审慎评估,足额计提减值准备以应对潜在损失;另一方面,通过“不动产风险化解”板块积极投放资金,参与问题项目纾困、保交楼等,这既是履行社会责任,也为未来获取相关资产处置收益打下基础。
信达不良债权资产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收购经营模式与收购重组模式。
2025年上半年——
收购经营类不良债权资产2721.6亿元,占比91.6%;
收购重组模式不良债权资产249.5亿元,占比8.4%。
收购重组模式不良债权资产构成中,房地产业以约240亿元,占比71.9%为最高;与2024年底258.1亿元比略有下降,占比71.1%变化不大。
2025年上半年,信达地产房地产交付项目规模同比减少,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
房地产销售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21.38亿元,同比减少17.7%;
房地产销售毛利润,1.98亿元,同比减少65.2%;
房地产销售毛利率,9.3%,同比减少57.85。
以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43.6亿元计算,房地产销售占信达收入比重为6.22%。
2025年信达上半年年报中,发生计提的领域主要包括: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主要集中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由2024年上半年的47.6亿元增至78.9亿元,增幅65.5%。其中,变动幅度最大的,是其他债权投资——计提金额40.8亿元,大幅增加409.0%,主要由于子公司部分资产估值下降。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由2024年上半年的1.5亿元大幅增加至31.6亿元。其中持有待售物业,减值损失大幅增加3779.4%,主要是房地产项目所在地市场变化(由2024年上半年的4180万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6.2亿元),信达地产增加了存货跌价准备。
信达“其他不良资产业务”,包括四大特色板块:
一是支持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是推动房地产重点领域风险有序化解;
三是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四是服务央地国企改革化险。
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新增投放——
能源及基础产业结构调整99.51亿元(2024年71.95亿元);
不动产风险化解54.02亿元(2024年35.87亿元);
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65.31亿元(2024年20.76亿元);
央地国企改革化险84.65亿元(2024年33.01亿元)。
也就是说,2025年上半年,信达在上述四大领域(包括房地产领域化险)总计投入303.49 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161.59亿元相比,大幅增加了141.9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7.8%,清晰展示了信达作为国家级AMC的逆周期和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角色。
值班编委:樊永锋
编辑:韩涧明
审读:戴士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