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被誉为“桥梁泰斗”、“民族脊梁”的传奇工程师,是中国桥梁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座丰碑,他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代桥梁发展史交织在一起,建起了横跨江河的钢铁巨龙,也亲手绘制了无数结构的蓝图。
鲜有人知的是,在这座高耸入云的人生之桥背后,竟藏着一段令人心碎的孤独余生。
93岁高龄离世,葬礼隆重却无一子女到场,原配子女集体与他断绝来往。
说来,茅以升的一生是荣耀与遗憾并存的长河,在无数次采访与报道中,许多人只记得他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记得他为桥梁事业倾尽一生,却很少有人试图去了解他背后那段破碎的家庭史。
晚年的茅以升患上阿尔兹海默症,记忆逐渐模糊,很多人名他都叫不出来了。
在病房里,茅以升反复念着儿子茅于越的名字,却不知,那个他最想见的长子,早已与他断绝了联系,不愿再提起这个父亲。
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只有那位曾深陷舆论风波、为他生下私生女的权桂云的女儿——茅玉麟。
若是把人生比作一座桥,那么茅以升的一生,前半段是坚固的拱桥,中段是飘摇的吊桥,后半段却像一座断裂的独木桥,连通着他对家庭的愧疚与对事业的执念。
他的辉煌人生背后,藏着两任妻子郁郁而终、六个子女相继离家的沉重代价。
1920年,茅以升刚从美国学成归国,意气风发,满腔抱负,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建设的信念,回到了这个动荡的国家。
他的妻子戴传蕙正在香山静养,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据资料显示,戴传蕙曾是一个温婉端庄的女子,书法名门之后,识大体、讲礼仪,却也因为婚后常年与丈夫分离、独自持家操劳,逐渐走向了抑郁的深渊。
反观茅以升,却是一个极度理性的人,他的世界里,桥梁是秩序,是逻辑,是可以掌控的结构,但家庭却是他永远建不稳的地基。
由于工作上的安排,他把全部精力投向了工程与设计,坐镇钱塘江大桥施工现场的他,夜以继日,风雨无阻,仿佛只有在钢筋水泥之间,才觉得安心。
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年代,茅以升以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投身于国家建设,却忽略了身边最需要他的人。
时光荏苒,戴传蕙的病情逐年加重,最终在1967年离世,临终时,她没有再提起丈夫的名字。
对茅以升而言,戴传蕙的离世是一次无法弥补的错失,而对六个子女而言,则是压垮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不能理解,父亲为何要在母亲病重期间,将另一个女人带进家门。
权桂云,一个年仅21岁的女文员,在1946年走入了茅以升的生活。
两人在上海相识,渐生情愫,仅仅坠入爱河,,并生下女儿茅玉麟,彼时的戴传蕙已然沉默寡言,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反应。
1950年,干部背景清查,茅以升主动向组织坦白了与权桂云的关系,此举虽然保住了仕途,却彻底摧毁了家庭。
长子茅于越得知贵阳愤然离家,从此不再回头,其余子女也相继选择与他疏远。
那年,茅以升失去了家庭,他不是没有后悔,曾试图修补关系,写信、打电话、托人传话,但所有回应都是沉默与冷漠。
他的儿女们不是不懂他有多伟大,但他们更记得母亲在病榻前的泪水,以及那个“陌生女人”从容走进家门的身影。
晚年的茅以升,几近孤身,虽然荣誉等身,被冠以“桥梁泰斗”的美誉,却也成了子女眼中不可原谅的父亲。
他主持了人民大会堂的结构设计、修建了无数座桥梁,却连一条通向儿女心中的“桥”都未曾搭建成功。
许多人不理解,为何一个拥有如此伟大成就的工程师,晚年竟如此凄凉孤独。
其实,时代背景、个体性格与家庭观念的冲突,在那个特殊年代,被放大到极致。
权桂云的结局同样令人唏嘘,她曾被外界斥为“小三”,长期遭受流言蜚语,精神压力巨大,最终在五十岁那年病逝,悄然离开了这个曾因她风波四起的家庭。
反观幼小的女儿茅玉麟,她成了父亲后半生唯一的慰藉。
茅玉麟没有享受过兄弟姐妹的亲情,却扛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她从不埋怨,只是默默地陪伴,直到父亲生命的最后一刻。
茅以升的一生,是一座雄伟却孤独的桥梁,其才华横溢令人敬仰,但对家庭的疏忽,也终究酿成了难以挽回的破裂。
茅以升只是一个太过执着于事业的男人,一个在理性世界里迷失了情感方向的父亲。
现如今,由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屹立至今,但他没能建好属于自己的家,那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人桥”。
读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落寞,会觉得惋惜,“桥梁之父”最终却孤独离世,这不正是现实的残酷与真实吗?
世人皆见光辉成就,谁人能知其背后的心碎?
茅以升用钢铁造桥,也用沉默筑墙,可真正的桥,不只是跨江越河的钢筋水泥,还有连接人心的理解。
参考资料:
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 ——纪念茅以升同志.人民日报 作者:周培源 编辑:吴蓉 日期:2019-08-29
文史 | 茅以升和戴传蕙的凄苦姻缘.各界导报.2021年06月20日 12:13 陕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