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个帖子,说“电瓶车是代步工具,不是你谋生手段,被异化才导致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逆行闯红灯”,特别是后面那一句,说现在上海好多电动车在人行道上乱窜、逆行、闯红灯,都是因为“被异化”了。
这话真是说到重点上了,我非常赞成。可不是,电动车不是谋生手段,它是代步工具。
可是再往下翻,好多评论根本不是这么想的。有人就急了:限速15公里?那我还怎么使用?怎么上班?怎么赶时间?这速度根本没法用啊!
这样的评论还算是心平气和的了,更极端的评论也不少,有的都成了人身攻击,成了谩骂了。感觉就是:限速15公里简直就是要了他们的命!
我就纳闷了,真的很纳闷:电动车,从一开始设计出来,不就是图个方便代步吗?怎么现在好像成了某些人拼命的工具?没人叫你把代步工具当作拼命工具的啊?
我不开电动车的,但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抱怨。你要是靠这个吃饭,速度慢一点,收入可能就少一截。时间压得紧,平台不给宽松,顾客还动不动就差评,你说能不赶吗?这限速令,不就是等于要了他们的命一样么?
但,理解,不等于认同。
我们真的不能因为一部分人要靠它谋生,就纵容他们把马路当赛道。上海出台非机动车车道限速15公里,不是为了刁难谁,是要让电动车回到它本该有的角色——安全的、普通的代步工具,就跟自行车一样。
你适应不了,不是因为规则错了,恰恰是因为之前太乱、太放纵了。现在规则来了,管理和处罚必须跟上,否则谁理你?
我也知道,有些人一时转不过弯来。他们不是坏,是习惯了过去那套“怎么快怎么来”的逻辑。他们的心态,说白了就三种:一是真的被生活所迫,二是图方便惯了,三是压根没把交通安全当回事。
但归根结底:规则不是用来讨价还价的。路是大家的,你一个人的“效率”,不能建立在别人的危险之上。
有些人要改变的观念,不在于限速本身,而在于我们到底要不要把一个方便的工具,变成文明的工具。
我也觉得,真的严格执行,很难,因为已经被“异化”的人要回归本质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管理和处罚也得及时跟上,不然,限速令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如果我们现在不严格执行、不把观念扭过来,以后只会更乱。你说等到出事再后悔?那来不及了。再严格执行的难度也会更大,所以我说,别抱怨规则严,先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也在无意中成了那个“异化”电动车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