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上合峰会落幕,通过了《天津宣言》。
里面没有提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但是提到了加沙战争以及伊朗核问题。按理说上合组织对全球大事都应该表达立场,为什么对最重要的俄乌战争只字不提?
俄罗斯是上合的创始国,普京肯定愿意提这件事,寻求各国支持。但上合成员国对战争态度有分歧,那么联合宣言不提就会避免各国摩擦。
而以色列美国和上合组织没有什么关系,各国对加沙战争和伊朗核问题有共识,所以上合联合宣言可以批评美国以色列。
«——【·上合组织的决策机制与原则限制·】——»
上合组织的核心宗旨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遵循“上海精神”,其决策机制是“共识决策”模式,要求任何议题都必须全体成员国同意才能通过,只要有一个国家反对,就不可能列入议程。
这就意味着,对于俄乌战争这样敏感且复杂的议题,只要有成员国持有不同意见,就很难在宣言中体现相关内容。
俄罗斯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对于涉及自身安全的俄乌战争议题,自然有着自己的立场和考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对相关议题拥有事实上的否决权。
而且上合组织成立于反恐背景下,主要解决的是成员国自己的事,成员国只能为和平创造条件,不可能直接介入其他地区的冲突。此次天津峰会原本聚焦的是经贸合作、反恐协作和区域安全议题,并非是要讨论俄乌战争。
就像2024年阿斯塔纳峰会通过的26份文件,全都是经济、安全、人文合作的内容,未提及欧洲事务,这次天津峰会要讨论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声明、未来10年发展战略,也没给俄乌冲突留位置。
«——【·成员国立场不一,难以达成共识·】——»
上合组织的成员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立场各不相同。俄罗斯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方,肯定希望得到成员国的支持,但其他成员国未必都能如俄罗斯所愿。
印度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就十分微妙。印度是上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一方面与俄罗斯保持着长期的军火、能源合作关系,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的武器,另一方面又不想得罪西方,还想在国际上扮演调停人的角色。
峰会前几天,泽连斯基给莫迪打电话,希望他能在峰会上劝普京停火,莫迪当时就答应了,峰会期间与普京见面后,莫迪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呼吁“早日结束冲突”,但印度也清楚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所以其在会上的态度也较为谨慎,不可能替乌克兰站台。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在上合峰会上提到了俄乌冲突,但土耳其的立场也较为复杂,它是北约成员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
埃尔多安当着普京的面提了俄乌冲突,可转头就没参加之后的阅兵活动,这也反映出土耳其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并不想过于偏向某一方。
上合组织中还有一些国家可能想保持中立,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在这种成员国立场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要是硬要在宣言里写关于俄乌战争的内容,无论怎么写都很难让所有成员国满意,所以干脆不提,谁也不得罪,这也是一种较为明智的选择。
«——【·与其他议题相比,俄乌战争情况更为特殊·】——»
上合宣言里对加沙战争和伊朗核问题都有明确表态,还强烈谴责了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的军事侵略,这与俄乌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加沙战争和伊朗核问题上,上合成员国的想法比较一致,大家都觉得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搞的那些事损害了地区稳定,损害了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在这些问题上大家有共同的“敌人”,所以表态自然就容易达成一致。而且上合组织从成立起就不太待见美国的霸权主义,当年成立的背景就是冷战结束后,大家想搞点自己的地区合作,不想再受美国的影响。
因此,碰到美国和以色列在伊朗、加沙这些问题上“惹事”,上合成员国能够站到一块儿,同声谴责几句。
但俄乌战争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它涉及到俄罗斯与西方的直接对抗,关系十分复杂。俄罗斯是上合组织的核心成员国之一,与其他成员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他成员国在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对待俄乌战争的态度上,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地进行表态。
所以,上合组织在俄乌战争问题上选择了谨慎对待,没有在宣言中提及相关内容。
综上所述,上合宣言未提及俄乌战争是由上合组织的决策机制、成员国的立场差异以及俄乌战争本身的特殊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做法既体现了上合组织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谨慎态度,也反映了国际政治舞台上各方利益的复杂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