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川的时候是姐姐给我们买车票到贵州安顺,在姐姐那里住了两晚再买火车票回四川的。说实话我和宜宾的弟弟差不多,工厂效益不好,又遇住房改革交了钱,没什么积蓄。而且我的儿子已上高中二年级,明年高考面临大学的开支。那两年遇物价大幅上涨,大米取消国家供应定额后市场价已是两块多一斤,真的让人苦不堪言。所以我们都好感谢姐姐的亲情相助,觉得好温馨,好幸福。
弟媳那地方那工厂也是如此的情况,她们孤儿寡母的更是艰难。记得头两年,父亲给他们邮去了四千块钱,姐姐和我也给他们邮了点钱,特别是我没有多大的能力资助他们,因我们的工厂也面临发不出工资。一九九七年我的儿子考去北京上大学,每月要寄去生活费四百元。恰好那年大学开始收学费,进校时各种费用加起来就交了好几千。那时我每月到手的工资只有二百六十元,老公每月也只有二百九十元。
弟弟去世后第二年弟媳患子宫肌瘤住院手术,我知道后给他寄去一百五十元,后来过春节前再给她寄去三百元,虽然很少一点也算是对她的安慰吧。第三年我还是只寄了三百块钱,姐姐给的要多一点,大概上千元吧。弟媳就这样在大家的资助下过了三年,小侄儿小学毕业。弟媳所在的单位完全解散了,弟媳想到孩子长大读书更要多花钱,靠姊妹们的资助显然不行的,更何况哥哥姐姐的孩子也要上学交不少钱,经济也是捉禁见肘。于是弟媳就想离开湘潭外出打工,但孩子怎么办,由谁来管吃管住呢?
思来想去,还是只有与贵州安顺的姐姐商量。姐姐非常支持她外出打工,叫她把孩子送到安顺上初中,姐姐管吃管住管教育。
姐姐那时条件不错,住房四室一厅,离城里很近。姐夫已退休在家,她的儿子已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供养侄儿子没有困难,而且也很乐意。弟媳和姐姐商量好后,双方就开始办手续,并且把小侄儿的户籍关系从湖南湘潭迁移到贵州安顺。姐姐很快就联系好了学校,到安顺来立马就可以上学。
八月中旬,小侄儿在我弟媳娘家的一个侄儿护送下到安顺我姐姐家,姐姐家离火车站很近,走路也只需十分钟左右(其实承担护送的也是个十六岁的孩子,不过个头很高),就这样小侄儿就算落户在安顺,开始了离别家乡离别妈妈在异乡异域的读书与生活。
小侄儿初到贵州,口音不同个头又特别矮,受到班里同学的嫌弃,甚至欺负。为了让小侄儿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我姐姐和她的儿子一同去学校找了老师,还找了欺负小侄儿的同学。实际上是对那些想耍霸凌同学进行了一番恐吓的。
后来我听姐姐讲,小侄儿在湘潭读书时还是很调皮捣蛋的。曾经与侄儿在湘潭读书时玩得好的几个小孩都先后进了少管所。弟媳也很庆幸自己的孩子离开了湘潭。
到了初中二年级,小侄儿的学习成绩大有提高,在班上中上水平。但要考上重点高中也很难,安顺只有两所重点高中。小侄儿还是比较贪玩的,喜欢打游戏,喜欢打球,虽然个头矮确很结实,弹跳力不错。
记得初三的时候,晚自习不回家和同学一起去打游戏,漆黑的夜晚姐姐还顶着寒风出去找他回家。初中三年,姐姐为他操碎了心,最怕他考不上高中。小侄儿到安顺后,我不再寄钱给弟媳,只是每年给小侄儿织一套毛衣寄去安顺。
这三年,弟媳打工也没有挣多少钱,小侄儿的学费生活费姐姐一并承担。姐姐叫弟媳多余的钱存起来,以后好供养孩子上大学。
初中毕业,小侄儿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安顺市的重点高中,继续在安顺的读书生活。当然我姐姐也非常高兴,也很乐意小侄儿留在那里……。(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