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元璋治国之道为何与大多数皇帝不一样?网友:看看他的出身经历

0
分享至

常言道: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处事,那就要先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一个人的经历影响着也改变着这个人。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在众多皇帝中,无疑是最为百姓着想的一个。而他的治国理念也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朱元璋也是在年少时吃过最多苦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按照元朝的贵贱分化(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朱元璋作为南人,所以他的家庭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以至于朱元璋在早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有编号,因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名朱重八。他在年幼的时候以外地主家放牛为生,生活十分的艰苦。



那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和瘟疫,元朝政府动乱不断,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本就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好不容易等到朝廷拨款赈灾,百姓们以为能得到救助,结果赈灾物资经过层层下发之后,到老百姓手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在这种情况下,元朝的各级官员仍然贪腐严重,不顾国家的安危,眼睁睁看着百姓们流离失所。不但如此,得到好处的元朝各级官员,照例向皇帝上书,感谢天恩浩荡,元朝皇帝更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赈灾物资就这么算是发放了,各级官员乐开了花儿,朱元璋一家可笑不出来。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甚至,连一口棺材的钱都没钱可买。土地更是被地主霸占,无土可埋。最后只好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了邻居家的土地上。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剃度做了和尚。然而没过多久,当地开始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四处化缘维持生计。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边走边乞讨,在外流浪了三年,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到后来,朱元璋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且一路走来,当上了皇帝。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又怎会忘记以前的贫困,所以在他治国理念中,也会设身处地的为百姓的生活考虑。

朱元璋早期的遭遇,造成他对于贪官可谓是恨之入骨,所以在其执政期间,极力打击官员的贪腐行为,更是颁布法规:凡有官员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必斩。在贪污这个问题上,朱元璋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容忍。所以在明初时期,朱元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官污吏。



在朱元璋专门编撰的法律中,圆领衣服一件、靴两双、书四本、等这样的赃物尽列其中,在朱元璋眼里只要是贪污一粒米都算是贪污犯,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待治理贪污腐败的决心。

在元朝后期,大批百姓无地可种,形成了大批流民,给社会增加了不少不稳定因素。通过起义一路走来的朱元璋深知其中的危害,所以在其执政时期,通过几次较大的人口迁移,来填充荒芜之地,将百姓彻底固定在土地之上,而且还有严格的里甲制度与巡检司路口检查,避免人口的流动。

更是推行了"赋役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削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矛盾。以此来确保百姓的土地不被兼并。这也是因为朱元璋年少时受到过地主阶级的迫害,深知百姓的不容易。



经历元朝末期几十年战乱的折腾,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大量田地出现荒芜现象,经济出现大滑坡。所以初建立的明朝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经济稳定了,社会才得以安定。

所以朱元璋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免费为百姓提供耕牛和种子,在每个村内选拔出德高望重的老者指导种粮,尽其所能的帮助百姓。他年少之时也体会到百姓之苦,也知道一个国家的根基便是百姓。所以在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的同时还尽可能降低或者免去百姓的税收。明朝的税收只有百分之四左右,是历代王朝中最低。

税收低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就会受到影响,于是朱元璋为了能够维持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将官员的工资尽可能的压缩,这样便维持了收入的平衡,但是也导致了后来明朝官员的贪腐现象严重。



小时候没少挨饿的朱元璋,可以说是吃够了贫穷的苦。更是下达了一条这样的规定,朱家人不得找工作,只能在家里被国家养着。这些规定也给朱家和明朝带来了巨大的祸患和负担,后来朱家人达到百万人多,百万的无业游民就这么被国家养着,相当于一个省的收入都要投入其中,百姓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本是为后人着想的朱元璋,反倒因这条规定害了后人。

因为朱元璋从小家庭贫苦,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知道读书人的可怕之处,所以为了控制读书人的思想,严格要求考试只在"四书五经"中出题,他还把"四书五经"中不符合皇权至上的统统删除掉,把科举制度改成了禁锢人思想的"八股取士"。



由于朱元璋小时家中很穷,读书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当他能够读书时,已经是他参加到起义军之时了,因此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正因为如此,使他在读书少方面有些自卑,又因为他当过和尚,心里非常不愿意听到,例如"光""秃""僧"等词语,因此洪武年间,朱元璋开始了长达13年的文字狱,造成很多无辜百姓和文人被杀。

朱元璋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明白了百姓的疾苦,让他明白了官员的腐败。可能他在处理方式上有些极端,但他一定是一位肯为百姓负责,敢杀敢做的好皇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普通家庭美丽子女勿入娱乐圈!于朦胧遇难、乔任梁抑郁,她更悲惨

普通家庭美丽子女勿入娱乐圈!于朦胧遇难、乔任梁抑郁,她更悲惨

陈意小可爱
2025-09-16 01:39:01
给多少钱也不卖!阿森纳明确思路,18岁小将会是“下个萨卡”么

给多少钱也不卖!阿森纳明确思路,18岁小将会是“下个萨卡”么

里芃芃体育
2025-09-16 05:00:03
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罗永浩: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界面新闻
2025-09-15 18:44:26
9月开学后,整个教育方向都要变了。

9月开学后,整个教育方向都要变了。

玉辞心
2025-09-12 07:19:15
“三只羊”复播,三名主播着装一样,专注讲品,带货风格改变较大

“三只羊”复播,三名主播着装一样,专注讲品,带货风格改变较大

极目新闻
2025-09-15 23:12:38
10月高速将调整!限速、收费、免费全有新说法

10月高速将调整!限速、收费、免费全有新说法

汽车网评
2025-09-13 23:37:01
可用额度600多元却被盗刷将近2万元,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可用额度600多元却被盗刷将近2万元,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之谜

大风新闻
2025-09-15 11:33:04
罗永浩公开担心自己可能失踪,继续闹下去可能性很大

罗永浩公开担心自己可能失踪,继续闹下去可能性很大

深度财线
2025-09-15 22:18:55
英格兰赛:塞尔比四连鞭血洗海菲尔德,吴宜泽赢德比世界第二爆冷

英格兰赛:塞尔比四连鞭血洗海菲尔德,吴宜泽赢德比世界第二爆冷

世界体坛观察家
2025-09-16 00:26:24
重大发现!就在杭州!

重大发现!就在杭州!

浙江之声
2025-09-15 11:21:33
为什么欧美电影喜欢露点?看欧美电影都挺喜欢露点的感觉

为什么欧美电影喜欢露点?看欧美电影都挺喜欢露点的感觉

动物奇奇怪怪
2025-08-25 08:03:46
被传因第二次肝移植手术并发症去世,阿比达尔辟谣:我还活着

被传因第二次肝移植手术并发症去世,阿比达尔辟谣:我还活着

懂球帝
2025-09-16 02:13:22
安徽男子怀疑自己是释永信私生子,母亲30年前怀孕,两人五官神似

安徽男子怀疑自己是释永信私生子,母亲30年前怀孕,两人五官神似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8-22 14:15:10
都是场均十几分!都是没投射,威少无球可打,为什么他能拿1亿

都是场均十几分!都是没投射,威少无球可打,为什么他能拿1亿

球毛鬼胎
2025-09-15 19:37:26
脚法依然在线!39岁的鲁尼顶着大肚子,打出世界波洞穿卡西大门

脚法依然在线!39岁的鲁尼顶着大肚子,打出世界波洞穿卡西大门

直播吧
2025-09-15 14:48:25
张本智和啊张本智和,看看雨果这段感言,再看你,从不自身找问题

张本智和啊张本智和,看看雨果这段感言,再看你,从不自身找问题

振华观史
2025-09-15 11:15:20
塞蒂恩即将下课!输河南把高层气坏了,连夜开会想让他走人

塞蒂恩即将下课!输河南把高层气坏了,连夜开会想让他走人

茜子足球
2025-09-15 14:11:24
成毅《赴山海》首播收视第1,却差评一片,古装丑男再添三员猛将

成毅《赴山海》首播收视第1,却差评一片,古装丑男再添三员猛将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3 11:11:24
辛苦了,王楚钦夺冠深夜宣布新决定,喊话孙颖莎,瞄准中国大满贯

辛苦了,王楚钦夺冠深夜宣布新决定,喊话孙颖莎,瞄准中国大满贯

二哥聊球
2025-09-15 09:29:42
笑掉大牙!满脸皱纹尬扮“少女”?拜托《灼灼韶华》别再盲选演员

笑掉大牙!满脸皱纹尬扮“少女”?拜托《灼灼韶华》别再盲选演员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9-16 01:44:01
2025-09-16 06:00:49
摘史
摘史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必须从中学习和成长。
267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旅游
亲子
房产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教育要闻

十五岁为什么非常重要天才不是越小越可喜而是这一年最关键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我该怎么办呢?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