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至10月,随着传统消费高峰期的到来,房地产市场通常会出现成交量上升和优惠活动频繁的景象,因此,“金九银十”一度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时期。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对这一周期抱有期待。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这一持续多年的“旺季神话”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自2022年起,这种效应已经明显减弱。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9月至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5%,销售额下降7.8%;2024年同期,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虽有所收窄至5.2%和4.1%,但尚未恢复增长,且部分城市出现了“旺季不旺”的情况: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仅增长3%,二线城市甚至环比下降2.1%,三线城市则陷入“推盘即滞销”的困境。
进入2025年8月,楼市的下跌趋势更加明显。8月,正值传统淡季且面临调整压力,许多地方的房价开始下降,人们不敢轻易行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有4个新房环比降价,69个二手房降价。二手房降价的比例接近100%,23个城市降价超过1%。从同比来看,新房降价2.1%,二手房降价3.2%,甚至低于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导致手中房产价值缩水,人们心里感到不安。截至7月末,全国待售商品房面积达到7.69亿平方米,按照当前的销售速度,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售罄。库存值高达93万亿,占今年GDP的67%,去库存成为一大难题。一线城市除核心区域外,其他地区也未能幸免于下跌。北上广深无一例外。二三线城市普遍出现下跌。全国唯一的例外是海南,逆势上涨,但这并不能改变全国整体下跌的趋势。
目前,楼市的问题主要在于供需不平衡,市场信心不足。1月至7月,开发商投资减少12%,新建房屋减少19.4%。7月房地产景气指数跌至93.34,为近十年来的最低值。居民债务占GDP的63.5%,一线城市购房需要不吃不喝12年以上。政策层面也在采取措施,如提供契税优惠、降低首付比例,以鼓励人们购房。但要恢复市场信心,还需要一段时间。展望未来,核心城市的好地段由于配套设施齐全、资源丰富,房价不易下跌。而普通城市和郊区由于房屋过剩、需求不足,房价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虽然进入9月会有很多利好的政策出台,但市场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一方面政策落地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购房者的信心修复也需要时间。所以,想要购房的人,不应再寄望于通过购房获利,而应先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购房,选择那些长期来看具有价值的房产,这样更为稳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