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雨季,部分城市易出现道路积水、管网溢流的内涝问题;旱季时,污水偷排、管道堵塞等情况又会影响水体环境 ——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排水管网管理依赖人工巡检,难以实时掌握管网内部的水位、流量动态。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一套高效的 “管网感知系统” 成为解决难题的关键,而雷达水位监测站、超声波流量监测站等设备,正是这套系统的核心 “感官”。它们能实时采集管网数据,让深埋地下的管网从 “看不见” 变为 “可监测”,为防汛排涝、污水治理提供精准依据。
一、雷达水位监测站:窨井水位的精准 “守望者”
雷达水位监测站的核心作用,是实时监测检查井(窨井)内的水位变化,提前预警积水、溢流风险,常见于居民区、商业区的次要管网或汇流节点。
1. 核心组成
整套设备结构简单,主要包括三部分:
雷达水位计:负责 “感知” 水位,通过发射电磁波反射原理测量距离,不受水体污染、温度变化影响;
锂电池供电系统:集成遥测终端机(RTU),既给设备供电(支持 6-24V 宽电压),又能存储、传输数据;
不锈钢安装支架:可拆卸、模块化设计,方便固定水位计,避免井壁干扰。
2. 关键性能
工程人员在选型时,最关注两个核心指标:
测量精度:量程覆盖 0-7m,误差仅 ±3mm,相当于指甲盖厚度,能精准捕捉水位微小变化(如管道堵塞导致的缓慢积水);
低功耗特性:平均功耗≤30mW,一节锂电池可支持长期无人值守,尤其适合偏远区域或无外接电源的站点;
抗干扰能力:水位计的天线发射角度仅 8°,能减少井壁、金属脚踏等对信号的干扰,确保数据稳定。
3. 安装与功能
安装时,支架会固定在窨井中间、井盖正下方,保证水位计水平对准水面;供电系统则装在井口附近,方便后期换电池。除了测水位,它还能实现:
数据实时传:支持 GPRS、4G、短消息等传输方式,可同时向 3 个管理中心发数据;
本地存数据:自带 flash 存储和 TF 卡(最大 256GB),断电也不丢历史记录;
异常报警:水位接近警戒值时,自动提高数据上传频率,提醒管理人员处理。
二、超声波流量监测站:管道流量的动态 “计量员”
如果说雷达水位计是 “看水位”,超声波流量监测站就是 “算水流”—— 它能同时测量管道内的流速、流向和流量,主要用在排水主干管、污水厂进厂管等关键节点,为水量调度、偷排监测提供数据。
1. 核心组成
以接触式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为核心,搭配两部分辅助设备:
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探头接触水流,通过检测声波频率变化计算流速,再结合水位算出流量;
锂电池供电系统:同雷达监测站的供电系统,负责供电、数据传输;
镀锌钢管支架:根据管道直径拼接长度,将流量计固定在管道底部,确保探头贴合水流。
2. 关键性能
这套设备的核心优势在 “精准计量”,关键参数包括:
流速范围:0.02-5m/s(可扩展),能捕捉从缓慢渗流到暴雨急流的不同状态,误差仅 ±1%;
流量精度:测量范围 0.001-999999m³/h,误差 ±2-3%,满足污水厂 “算水量、核负荷” 的需求;
防护能力:设备外壳防护等级达 IP68,可长期泡在水中,适应管道内潮湿、腐蚀性环境。
3. 工作与安装
设备默认每 5 分钟采集一次数据,非工作时休眠省电;若流速、流量超警戒值(如暴雨时流量突增),会自动加快上传频率。安装时需避开 “干扰点”:
不装在管道弯曲、汇流处,这些位置水流紊乱会影响精度;
若必须装在管道结合处,需距离拐点至少 10 倍管道直径(如 DN1000 管道,需距拐点 10 米),确保水流平缓。
三、复合型超声波流量监测站(含水位):管网状态的全面 “感知器”
有些场景需要同时掌握 “流量 + 水位” 的全景数据,比如汛期的主干管、易内涝的低洼区域,这时 “复合型监测站” 就派上用场 —— 它是超声波流量监测站与雷达水位计的结合体,既能算流量,又能监测窨井水位,实现 “双重预警”。
1. 核心优势
相比单一设备,它的最大价值在 “互补”:
超声波流量计测管道内的流量、水位,但监测范围局限于管道内;
雷达水位计补充监测窨井内的水位,覆盖流量计 “够不到” 的区域(如窨井顶部的积水),避免因窨井满溢导致路面积水。
2. 典型应用
在佛山南北大涌管网项目中,这类设备发挥了关键作用:
汛期时,雷达水位计提前预警窨井积水,超声波流量计算清管道排水能力,帮助调度泵站抽排;
旱季时,流量计监测流量变化,若出现异常突增,可能是企业偷排污水,管理人员可及时排查。
3. 设备协同
两者通过同一套锂电池供电系统传输数据,参数与单一设备一致:雷达水位计仍保持 7m 量程、±3mm 精度,超声波流量计保持 0.02-5m/s 流速范围,数据统一汇总后,能生成 “水位 - 流量变化曲线”,帮助管理人员预判管网负荷。
结语
雷达水位监测站、超声波流量监测站、复合型监测站,这三类设备虽功能不同,但共同构成了管网的 “感知网络”。它们通过精准的数据采集,让管网管理从 “被动抢修” 转向 “主动预防”—— 雨季能提前疏排防汛,旱季能监测偷排漏排,最终实现 “管网不内涝、污水不直排” 的目标。随着智慧水务的推进,这些设备还将与管网模型、调度系统联动,让城市排水更高效、更环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