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常有,而天才难得,人才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成为领域佼佼者,天才的天生能力却学也学不来。
正因为如此,说起天才,说起紫微星,人们总是津津乐道。
在我军当中,能够被称为军事天才的,毛主席肯定是当之无愧。
而除了毛主席之外,我军其实还有三个军事天才,他们的才华拿出来也足以震慑世人。
这三位军事天才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代表性的事迹或者功绩?
今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可谓是险象环生,还好我们国家的独苗苗樊振东顶住重负,完成了问鼎巅峰的旅程。
赛场之下,有人这样说:“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人才实在太多,每一个拿出来都能独当一面。
但能称之为不世出天才的,或许也就只有一个樊振东了。”从网友们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天才,总是拥有最为吸睛的魅力。
其实,运动员的征战生涯,和军人的征战生涯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地方。
当然,后者更加险象环生,在不和平的年代,也拥有更深刻的意义。
无论从哪个领域来看,天才都一定拥有普通人都能一眼看出来的天赋,拥有持之以恒的学习能力,拥有大敌当前万夫莫开的魄力,拥有绝境之中还能突破重围的意志力。
天才即使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本身的星光就已经足够耀眼。在有了专门的训练之后,天才只会更加大放异彩。
比如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这样,当年从韶山冲走出来的那个伢子,谁能想到,他会成为开天辟地之人呢?
在我军当中,同样能够被称为天才,尤其是军事天才的,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有另外三个人。
其中之一,最为公认的军事天才,被称为战神的粟裕大将。
天才一定是成名要趁早的,粟裕将军的名号早在铁军时期就已经响彻开来。
那个时候,叶挺领导的铁军是北伐战争中最为耀眼的部队,而粟裕将军在军中还没有成长到独当一面的状态,但已经是叶挺将军的左膀右臂。
铁军进城时,他振臂一呼,就有无数一线的战士跟在他的身后。
明明他还那么年轻,但他稍显稚嫩的面孔上,却已经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成熟与稳重。
当时的粟裕大将名头虽然还没有后来那么响亮,但已经是革命军中让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到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军事才能正在经过沉淀与积累,一步步成长到愈发巅峰的状态。
而解放战争来了,粟裕将军的高光也来了。
最让人无法忘怀的当然就是三大战役当中的淮海战役,粟裕大将作为淮海战役的军事总指挥,在战场上创造出了全歼国民党反动派大兵团的奇迹。
其实在淮海战役还没有打响之前,他就已经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天赋,看到了解放淮海一带的重要战略意义。
所以他当机立断,向中央军委发送电报,请求发起淮海战役,把国民党反动派的有生力量消灭在长江以北的地带。
他的看法和毛主席当时的看法不谋而合,所以淮海战役的爆发是顺理成章的。
淮海战役总前委给了粟裕大将在前方灵活指挥军事作战的巨大权力,而他也凭借着这充分的空间,和兄弟部队合作,打出了无数胜仗。
可以想象,粟裕大将在淮海战役当中的威名是有多么响亮。
就连毛主席都说,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粟裕大将居功至伟。
只是很可惜,这样一位无法复制的军事天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一线发挥出自己全部的价值。
粟裕大将的“粉丝”们,每每提起这件事,内心也是觉得无比遗憾。
除了粟裕大将,第二位军事天才,非韩先楚将军莫属。
韩先楚将军在1955年评定军衔时,最开始被定为中将军衔。后来毛主席亲自过问,他的军衔变成上将,足以见得,他有多么厉害。
韩先楚将军同样是年少成名,还是个小小排长的时候,他就已经靠着一股打起仗来不要命的风格出名了。
那时候人人都知道,韩先楚是个人才,而且还是个不惜命的人才,经常自己冲锋或者殿后。全军当中,他觉得自己的性命最不值钱了。
解放战争中,旋风将军的名号不用多说。后来1949年解放海南岛,这事儿更是离不开韩先楚将军的贡献。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要求我军一群陆军战士,必须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作战策略,适应海上作战和登陆战的打法。
为了能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为了尽量减少我军的伤亡,韩先楚将军可以说是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他几乎每天都会出门,专门去寻找附近的渔民和大家深入交谈。
了解这段时间海上刮的是什么风,起的是哪个方向的浪,浪花大不大,会不会对作战造成影响?
渔民和老百姓告诉他的所有问题与要点,他都会一一记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
到了制定具体作战策略的时候,他的小本子就成为了百宝箱,方便我军推演。
具体决定解放海南战役时间,也是由韩先楚将军向中央军委提出来的。
哪怕当时有一部分上级领导对此不太赞同,他也以自己的性命担保,这个时间点是最佳时机。
事实证明,他用卓越的军事天赋,和那一双敏锐的眼睛,直接推动了解放海南战役的胜利。
当五星红旗在海南岛上空高高飘扬时,海南岛避免了成为第2个台湾岛的命运。
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意义重大而且至关重要,所以毛主席才会要求全局所有人都记得韩先楚将军的付出,也拍板决定,韩先楚将军的军衔应该被定为上将。
我军的第三位军事天才,答案可以有很多,不过许多人认为,唯一一位政治工作出身,却被评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元帅,完全匹配得上这样的称号。
作为军事天才,光有作战的武力是不行的,应该文武兼备,得有儒将风范,肚子里有墨水,脑袋中有运筹帷幄的格局。
罗荣桓元帅被誉为一代儒将,在十大开国元帅中如此特殊,也完全具有决胜千里之外的能力。
他的军事天赋,主要体现在军队建设和对军事人才的部署指挥上。
作为一名政委,或者说主抓政治工作的将领,他更多的把提升军队凝聚力当成自己的主要任务。
如果没有他在后方配合所有的布局规划,前线战士和指挥官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磨合,一加一大于二的。
有人说,罗荣桓元帅是队伍当中的黏合剂。也有人说,他的存在,就像某种胶质,可以让散沙变得团结,可以让一把尖刀变得更加锋利。
军事天才本来就应该是多元化的,罗荣桓元帅的大格局和小细节,充分体现了一个军事天才应该有的眼界。
更不用说,他带兵打仗也从来不差。解放战争中,第四野战军作为横跨距离最长的一支野战军,一路从东北打到海南。
罗荣桓元帅作为这支队伍的政治工作总负责人,经常会在军事指挥官的问题上进行补位。辽沈战役中,罗荣桓元帅的身影从来不让人觉得陌生。
这三位军事天才,代表了我军先辈们卓绝的能力,也用实力说明,为什么最后是我党取得胜利。
参考资料:
1、粟裕:十大将之首 战争年代屡立奇功——人民网2020-08-09 08:09
2、时小刻说党史丨罗荣桓:从“书呆子”到开国元帅——红网2021-06-15 14:06
3、“胆大包天”韩先楚:从篾匠成为开国上将——人民网2013年05月15日08:5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