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如何让数据为未来工作

0
分享至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迫使许多企业组织更加认真地审视他们的数据。领导者希望利用新的工具和技术,但开始看到他们目前的数据并没有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好准备。这不仅仅关乎数据的质量;这也是关于目标。他们使用的大多数数据都是为了报告或合规而设置的,而不是为了支持实时见解和决策或未来的增长。


为了向前迈进,需要改变重点——从充分利用手头的数据到确定实现明天目标所需的内容。应该收集什么数据?哪些信息真正重要?数据如何以支持人们每天做出的决策的方式显示出来?以下是如何使数据更适合你的组织的发展方向。

以终为始

很多时候,公司从盘点他们已经拥有的数据开始。一个更好的问题是,“我们试图推动什么结果?”无论是扩大运营规模、提高留存率,还是指导更明智的投资,前进的道路都始于了解你想去哪里。

一旦目标明确,下一步就是决定实际需要获得什么。哪些信息有助于跟踪进度?我们需要看到什么样的变化才能知道我们是否在正确的方向上取得进展,它来自哪些数据集?缺少什么?这不是拥有一切,而是拥有足够的正确数据来支持重要的决策。聚焦你的前进目标。

找到最小可行数据

并非所有事物都需要被转化为数据。目标是整理数据,提取最有用的数据,而不是所有可用的数据。关注什么能帮助人们实时做出决策。一些指标可以帮助你展望未来,而另一些指标则可以解释已经发生的事情。一个好的组合可能会有所帮助,但前提是它仍然与你正在跟踪的结果相一致。

这种转变可能会让人感到陌生。许多团队习惯于从现有的系统开始——已经跟踪的系统,可以从仪表板中提取的系统——然后逆向工作。但这往往会导致噪音或空档。管理过多的数据不仅仅耗时,它也很昂贵。团队花费时间存储、维护和清理数据,这些数据往往不会带来更好的决策。

更好的做法是从问题开始:我们试图告知什么决定?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才能充满信心地完成它?这就是你如何获得实际有用的最小可行数据。


建立信任

对数据的信任并不是来自一个完美的数据仪表板。它来自于看到与实地发生的事情相匹配的数字,并满足直觉。当数据反映了团队已经怀疑的内容时,它强化了他们正在使用可以依赖的东西。

信任是在瞬间建立起来的。当早期的报告反映了人们根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所期望的东西时,他们开始依赖这个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为引入新见解和扩大使用创造了空间,但它始于对齐和小收获。

这意味着要减少噪音,明确定义。如果一份报告显示25%的员工流失,而另一份报告则显示50人团队中有5人离职,人们就会开始问问题。标准化指标的计算方式(并使这些选择可见)有助于减少混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信心。

更强大的数据文化不仅仅与系统有关。这是关于培养技能,帮助人们了解他们的工作如何与结果联系起来。当数据强化了人们已经知道的内容并在上下文中显示出来时——视觉上、交互式地、准时地——它就成为他们信任、使用和想要利用的工具。

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坚实的数据基础始于问责制:为每个关键数据集指定一个所有者,以确保目的和质量。使用版本控制的自动化步骤构建无聊的可重复管道——从原始到可信——这样可以及早发现故障。

通过术语表和度量合同建立共享语言,以确保“客户”或“流失”在任何地方都意味着同样的事情。选择集中逻辑但允许许多团队探索一个真相来源的工具,避免仪表板孤岛。

最后,引入可观察性和反馈回路——延迟、故障、用户信心——这样系统就可以在信任受到侵蚀之前自我报告问题。随着这些部分的锁定,分析和人工智能项目有了坚实的基础。


迭代和改进

最有用的数据策略不断发展。六个月前有用的指标可能不再反映当前的优先事项。团队应该建立定期的检查点,重新评估正在测量的内容及其原因。

这就是治理成为推动者的地方,而不仅仅是检查点。它为团队提供了重新审视决策、更新或淘汰过时指标以及引入新指标的结构。为这种反思创造时间和过程有助于组织专注于真正推动变革的事情。

首先确定什么有效。如果一个团队的表现一直优于其他团队,请深入了解原因。然后寻找方法来复制正在工作的东西,而不是重新开始。

从数据覆盖转向数据洞察

你不必一次解决所有问题。选择一个优先级,定义结果,并找出支持它所需的最小数据。正确的结构并显示可能的情况。然后从那里迭代。


数据本身并不是解决方案。但是,当它围绕真正的目标设计时,当人们相信他们所看到的时,它就成为了真正进步的工具。

迈出让数据为未来工作的第一步。确定你的团队本周面临的一个决策,并绘制所需的最低可行数据图,然后在30天内安排一次治理审查。

NVIDIA DLI 与Ai时代前沿合作,将大门向更多普通用户敞开!无论你是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还是希望提升自己技能的职场人士,这里都有适合你的课程和资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对峙升级!百艘菲律宾渔船逼近黄岩岛,052D迅速进入战位

对峙升级!百艘菲律宾渔船逼近黄岩岛,052D迅速进入战位

烽火观天下
2025-09-19 19:23:10
邓超等演员失联被公示,最新回应!

邓超等演员失联被公示,最新回应!

大象新闻
2025-09-19 08:05:05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最新出庭!刺杀医保巨头CEO枪手再出神图,网友:理解了古希腊的高颜值无罪…

脊梁in上海
2025-09-18 19:07:50
《731》全球上映仅1天,网上差评不断,央视发文力挺,句句戳心

《731》全球上映仅1天,网上差评不断,央视发文力挺,句句戳心

白面书誏
2025-09-19 13:07:48
A股:大变盘在即,主力摊牌了!所有人做好准备,行情要结束了?

A股:大变盘在即,主力摊牌了!所有人做好准备,行情要结束了?

虎哥闲聊
2025-09-19 11:39:32
“鸡毛秀”停播之际,特朗普庆祝并呼吁吊销批评者媒体执照

“鸡毛秀”停播之际,特朗普庆祝并呼吁吊销批评者媒体执照

红星新闻
2025-09-19 19:47:24
余华: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婚姻能不能走到最后,靠的不是爱,不是孩子,更不是金钱,而是这3点

余华: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发现,婚姻能不能走到最后,靠的不是爱,不是孩子,更不是金钱,而是这3点

LULU生活家
2025-09-19 18:40:26
学医后你见过最恐怖的事是啥?网友:此生再也没有半点欢愉了

学医后你见过最恐怖的事是啥?网友:此生再也没有半点欢愉了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09-18 16:27:41
香山论坛现场,美方代表发声,对华政策变了,中方对日本发出警告

香山论坛现场,美方代表发声,对华政策变了,中方对日本发出警告

沧海旅行家
2025-09-19 15:13:21
若北约动兵直接对话俄罗斯,对我们来说,继续中立还是全军出击?

若北约动兵直接对话俄罗斯,对我们来说,继续中立还是全军出击?

阿芒娱乐说
2025-09-20 02:46:02
男子养蛇13年,察觉它最近不吃东西只盯人,兽医惊呼:赶快送走

男子养蛇13年,察觉它最近不吃东西只盯人,兽医惊呼:赶快送走

今天说故事
2025-08-27 10:49:12
波兰找借口不让中欧班列过境通行?中国劝也不听

波兰找借口不让中欧班列过境通行?中国劝也不听

梁讯
2025-09-18 17:16:23
进口影片《同甘共苦》官宣撤档

进口影片《同甘共苦》官宣撤档

界面新闻
2025-09-18 13:25:04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导演王全安当全剧组的面,掀开张雨绮衣服,一把拉下她肚兜红带子

百态人间
2025-09-15 11:52:34
37分+12板!刘禹彤大爆发,状态碾压张子宇,宫鲁鸣你看不见吗?

37分+12板!刘禹彤大爆发,状态碾压张子宇,宫鲁鸣你看不见吗?

体育就你秀
2025-09-19 09:14:11
切断中欧班列后,波兰拒绝放行?中方开门见山,直接挑明两个后果

切断中欧班列后,波兰拒绝放行?中方开门见山,直接挑明两个后果

时时有聊
2025-09-19 06:57:31
人间清醒任正非:不要再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世界格局!

人间清醒任正非:不要再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世界格局!

尚曦读史
2025-09-17 03:55:07
“黄菊”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去世八年后,骨灰为何从八宝山迁出

“黄菊”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去世八年后,骨灰为何从八宝山迁出

转身微笑梅
2025-08-09 20:25:41
刘永好和上海孩子的午餐生意

刘永好和上海孩子的午餐生意

融资中国
2025-09-19 13:39:35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懂球帝
2025-09-19 19:27:05
2025-09-20 04:44:49
Ai时代前沿
Ai时代前沿
人工智能新闻动态及应用案例。
1509文章数 5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亲子
教育
艺术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亲子要闻

每年一次性发放!育儿补贴新规出台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气候传播?南方转向?这俩可以合在一起说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