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8月31日,俄乌冲突的战火仍在熊熊燃烧,而一则看似荒诞却又引发轩然大波的消息从冲突前线传来。乌克兰方面宣称,从俄军发射的伊朗“小摩托”,即沙赫德 - 136自杀式无人机上,拆解到了中国民企生产的小云台(小型摄像头)。并且,他们还从小云台的内存里找到了一段据称是在中国大城市马路上拍摄的出厂前检测画面。乌克兰信源更是语出惊人,威胁要“轰炸”和“袭击”这家位于中国广州、靠近中国香港的中国民企,声称“中方工厂由于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现在已成为合法的军事目标”,“如果那里发生随机爆炸或火灾,那将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这一威胁言论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漏洞百出,充满了荒诞与无知。首先,所谓中国民企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中国一直秉持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坚决防止其被用于军事冲突。此次被乌方提及的小云台,是再普通不过的民用零部件,被俄罗斯采购后安装到伊朗“小摩托”上作为侦察摄像头使用,这与军事援助有着本质的区别。
乌克兰方面这种毫无根据的威胁,更像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从现实角度看,乌克兰根本没有能力对远在7130公里外的中国广州的民企发动有效袭击。中国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完善的防空体系,任何试图对中国领土和企业发动攻击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而乌克兰若想搞渗透来境内搞破坏,那更是自寻死路,一旦付诸行动,战争的天平必将迅速倾斜,乌克兰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后果。
冲突背后的产业链真相:中乌俄无人机零部件的复杂纠葛
在这场闹剧背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俄乌两国在无人机产业上对中国制造的深度依赖。如今,俄乌两国都大量采购中国民企打造的无人机零部件。乌克兰军队的无人机产业更是严重依赖中国制造,其无人机的零件,很多都是欧洲从中国倒手后转到乌克兰军队手上的。乌克兰方面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是中国无人机零部件的“大客户”,一边大量采购中国产品,一边却无端威胁中国企业,这种行为实在是自相矛盾、荒谬至极。
俄罗斯对伊朗“小摩托”的改造也充分体现了成熟构件和民用零部件在军事装备中的广泛应用。俄军手里的伊朗“小摩托”大量采用成熟构件,特别是民用零部件,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使得装备的维护和更新更加便捷。在8月31日凌晨,俄军发射了50架伊朗“小摩托”自杀式无人机轰炸了敖德萨州乔尔诺莫斯克港。据称,该港口占到了乌克兰港口吞吐的第三名,之前俄军仅是零星轰炸,此次下狠手或许是收到了情报,在敖德萨港口基本被炸废后,乌克兰当局和军方开始利用敖德萨州乔尔诺莫斯克港接受美国、北约送来的武器和弹药。
而就在同一天,俄军继续对乌克兰展开大轰炸。据说此次轰炸是因为刚到了一批欧洲和北约给的物资,具体物资内容尚不明确。但结合此前阿拉斯加刚谈完,乌克兰就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南部最大的炼油厂,大火三天都没扑灭的情况来看,俄军此次轰炸显然是对乌克兰当局的一次全面报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并没有阻止乌克兰军队袭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甚至可能提供了情报数据,导致俄罗斯损失惨重,从而引发了俄罗斯更为猛烈的报复行动。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