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无限超越班3》带着丁真上了热搜。
因为演技表现拉胯,甚至还有点傻气,丁真一时间备受吐槽,各种热门梗横空出世:
妈祖点化耗牛精;
丁真我真没空陪你闹了;
让丁真来演戏的人真是个天才;
丁真被资本做局了。
不管从什么角度分析,丁真都很不适合内娱这个大染缸。
可没想到仅仅几个月过去,丁真就用实际行动,亲手打脸了资本。
1.
去演技综艺历完劫后,丁真转头回了家乡甘孜,开始拍摄甘孜纪录片《寻真之地》。
纪录片中,丁真作为甘孜的东道主,负责带领每一期的嘉宾,感受家乡甘孜的美景和文化。
这些嘉宾里,有二搭成功的谢霆锋、抽象派选手向佐、野生作家大冰、音乐人谭维维。
纪录片中,丁真借画外音说:“我见过了外面,心里装下了更多东西,也更清楚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走出去的我,想带着整个世界回来,看看我的家乡有多么美好。”
那一刻,不得不说的是,反哺归真的丁真,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他也许注定成不了偶像明星,但在他的家乡甘孜,他会成为永远的英雄。
这句话不是夸张,也不是矫情,确实是我真实的感触。
以前我不理解丁真,不理解他为什么突然大红,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去自己完全不擅长的演技综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再积极一点,上进一点,好好捯饬一下身为“明星”的表象。
因为他对比内娱众人,实在太冒傻气。而大众最会的事情,就是剔除“小部分异类”,所以综艺节目一出,“不入流”的丁真就变得尤其碍眼。
但现在换个角度看,参加综艺得到的曝光,如今又怎么能说不是丁真的心之所向呢。
当初他凭借一个仅有7秒的视频,一下子火遍网络。
对一个身为甘孜普通牧民的他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
突然想到之前爆火的犀利哥和小马云,他们同样因为一次亮相火遍全网,可享受过巨大流量的阶段性光环后,很快又查无此人。
这样的视角看,丁真无疑是成功的。
因为他谦逊接住了流量,还顺势把自己的家乡,推到了全国观众面前。
2.
如今的丁真,已经带着战绩杀出了重围。
他让理塘旅游暴涨630%,带动400万游客,385亿收入,带动就业超8000人,并捐赠700万兴建学校诊所。
《寻真之地》第一期的嘉宾是大冰,他曾经在2004年的时候来过甘孜,说起曾经的甘孜,他说:“从前只有十来间房子,出去一趟也很费劲。”
可丁真红了之后,村子的变化是巨大的。房子越来越多,大家也更忙了。
以前,田野的尽头还是田野,现在,田野的尽头成了柏油路;
之前的甘孜鲜少有外来人员,现在,民宿也变得十分常见,每年的旅客络绎不绝。
甚至,由于家乡可以创收,很多人都更进一步,搬去了城市。
丁真的文化程度很低,但他的眼光很高。
因为与内娱格格不入被嘲笑,他看得很淡,甚至有人打电话骂他,他都会允许对方骂完,然后默默挂掉电话。
我想这不是内核有多强大,而是屏蔽力强,心中装着草原的人,好像自带宽阔的智慧。
就像丁真开导大冰的那句藏语:“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喜欢你的几百,不喜欢你的千千万。”
这个男孩好像无需别人多操心,他虽然在一些领域天赋有限,但好在看得透彻。
这怎么不算折射了内娱的狭隘呢?
也许从丁真签下“家乡代言”合约的那一刻起,他就想好了未来的路怎么走。
这次节目,让更多人了解了丁真。
他说村子里的孩童:“他们将来会骑马,能比我跑得更远。”
回应自己没那么红了,他说:“我们藏语里有一句话,叫怎么来怎么回,就是你怎么出的家门,也怎么回的家门。”
哪怕不火了,“做一个乞丐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
那句形容丁真的话,含金量还在上升:
他的流量没有变成酒色财气,而是变成了妹妹的书本,家乡的公路,父老乡亲的生计。
他会为家乡摇旗呐喊,会背着设备走遍家乡的每一处景点,只为勘测采集路线。
内娱永远不缺下一个丁真,也许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丁真没有以前火了,再过个几年,也许他也会查无此人,但他对甘孜做出的曝光和宣传,早已烙下了印记。
3.
人人都说,丁真是甘孜真正的救世主。
可他从来不邀功,只说:“这是理塘的命。”
对啊,这是理塘的命,也是丁真的命。
希望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互相成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