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请把世界想成一只巨大的万花筒
把世界高举眼前,轻轻一扭,纸屑、彩珠、玻璃片顷刻拼出无穷图案:一会儿是金色麦浪,一会儿是霓虹都市,一会儿又成了枪炮硝烟。这些绚烂便是“现象”。可万花筒里真正决定图案的,是筒底那三块倾斜的镜子——它们才是“本质”。现象层出不穷,镜子却总是三块;若只盯着图案,便会头晕目眩;若看透镜子,一切旋转就有了轴心。本文要做的,便是教你如何在最刺眼的图案里,摸到那三块冰凉的镜子。
第一章 把概念煮烂成粥,先让胃感觉
1. 现象——粥面的泡沫:雪白、金黄、翻滚,招引食欲。
2. 本质——锅底的热度:看不见,却无时不刻推起泡沫。
3. 泡沫可以骗人:它时而厚如奶油,时而薄若蝉翼,时而突然消散,让你以为粥没了——其实火还在。
第二章 经典定义,像三把老刀,越磨越亮
马克思说:“如果表现形式和本质直接合而为一,科学就成魔术。”
恩格斯说:“偶然性是必然性戴着面具跳舞。”
毛主席补上一句:“进门靠现象,登堂靠本质,否则永远站在门槛外。”
把三句话揉成一句大白话:别被魔术师的礼帽晃花眼,帽里自有机关绳。
第三章 现象的三重面纱——请君伸手来揭
(例一)股市——“红绿瀑布”的狂欢
屏幕上的K线,像心电图一样蹦跶。某只股票突然涨停,新闻里欢呼“技术革命”。可扒开交易龙虎榜,原来是一家量化基金用0.001秒的对倒单点燃散户情绪——涨停只是泡沫,基金割韭菜才是锅底热度。
(例二)短视频——“十五秒盛世”
一只猫戴上皇冠,一夜之间收割千万点赞。现象:可爱即正义。本质:平台用猫的萌脸延长用户停留时间,把“停留”切碎成广告CPM卖给出价最高者。猫只是雇佣的“毛茸茸演员”。
(例三)“有机蔬菜”——绿叶的赎罪券
超市货架上,一棵生菜裹着塑料膜,贴着“零农残”标签,价格比旁边兄弟贵三倍。现象:健康崇拜。本质:资本把环境危机转嫁给消费者,用标签赎罪,用高价再榨一次剩余价值。
第四章 本质的四副面孔——它们躲在暗处,却不断放冷枪
1. 价值规律——看不见的天平,总在半夜称量人类的劳动。
2. 剩余价值——深夜加班的PPT,其实是老板口袋里的金粉。
3. 资本积累——摩天大楼像竹笋,一夜高出一层楼,可竹笋的根须正悄悄缠住地底的每一条水管。
4. 阶级关系——电梯里西装革履与外卖服同处一米空间,却像隔了两个星系。
第五章 认识运动:螺旋梯而非电梯
第一阶段:感性——像蚂蚁爬进万花筒,看花了眼;
第二阶段:理性——像工匠拆下镜片,摸出了镜子的角度;
第三阶段:新感性——把镜子重新装回,却不再被图案吓哭;
第四阶段:新理性——亲手旋转筒身,让图案为己所用。
1919年的北平学生,先看见“巴黎和会失败”,再抽象出“半殖民地命运”,最终回到街头,让“外争国权”的口号成为新的现象。
2020年的芯片断供,国人先看见“手机涨价”,再摸出“技术依附”,于是有了“东数西算”的壮阔新图景。
第六章 假象的四种“高级化妆品”
1. 技术粉底——算法美颜:把996的苍白面孔,磨皮成“弹性工作”。
2. 话语口红——绿色修辞:把高碳产业的獠牙,涂成“碳中和微笑”。
3. 制度遮瑕——共享面具:把垄断巨头的血盆大口,修图成“分布式自治”。
4. 文化香水——IP故事:把流水线上的塑料公仔,喷上“情怀古龙水”。
第七章 现代工具箱:老猎人学会用无人机
1. 复杂系统:把社会看成一张非线性渔网,抖动一端,另一端也许塌房也许涨停。
2. 大数据:像用望远镜数蚂蚁,能看见每一只,却未必知道蚂蚁为什么搬家。
3. 反事实推断:像做平行梦——“如果当时不抗美援朝,会怎样?”
4. 算法审计:像把黑箱掰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藏着一只资本的手在操纵拉杆。
但要牢记:工具再花哨,也替代不了立场与观点,正如无人机不能替代猎人的心脏。
第八章 自我革命:执政党建设中的“化妆舞会”
现象:文件雪片般飞来,会议马拉松;
本质:行政权力与资本逻辑在特定阶段的耦合,生成“制度性内卷”。
药方不是多贴几张A4纸,而是把镜子擦亮,让火直接烧锅底,让泡沫自动崩解。
第九章 生态文明:地球发烧的体温计
现象:北极熊瘦成狗,珊瑚礁白化,城市看海;
本质:资本把大气层当公共下水道,价值规律无法给二氧化碳定价。
解决路径:把“碳排放权”变成新的“地租”,让污染者直接付给全人类;把“绿水青山”证券化,让保护者也能从资本循环里分一杯羹。
第十章 共同富裕:从金字塔到橄榄的惊险一跳
第一现象:基尼系数高挂,豪宅与城中村同框;
本质:积累与剥夺的历史堆叠;
第二现象:三次分配、乡村振兴、数字税、资本红绿灯——这是把“橄榄”雕刻成型的新工具。
跳不过去,金字塔会崩塌;跳得漂亮,橄榄会滚动,越滚越稳。
第十一章 数字技术的“新天条”
1. 数据本体论:土地、劳动、资本之外,数据成了第四块基石。
2. 时间性压缩:毫秒级交易把“现在”切成尘埃,让“现象—本质—现象”的循环以光速迭代。
3. 空间性折叠:元宇宙把地球压缩成一张可滑动的屏幕,地理大发现变成了代码大发现。
4. 认识论后果:当AI能实时伪造一段“历史”,唯一可靠的锚点,只剩社会关系与阶级立场。
第十二章 把万花筒举过头顶,再低头看路
世界仍是一只旋转不停的筒,图案永远层出不穷。
有人选择做图案的奴隶,跟着红绿K线心跳;
有人选择做镜子的主人,旋转筒身,让图案为己所用。
让我们永远保持“进京赶考”的那份清醒,携带马克思的望远镜、恩格斯的显微镜、毛主席的手术刀,在新时代的惊涛骇浪里,一层层剥开泡沫,摸到锅底的热度,让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真味,像盐溶于水,有味而无迹,却滋养人类的每一根神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