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9月1日上午,四川阆中中学敲响特殊的“醒世钟”,以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勿忘国耻,勇担使命”的誓言在校园响起。
高一师生在“醒世钟”前庄严宣誓(摄影 王玉贵)
“名为钟,实乃弹壳,此为日寇辱我中华之铁证。”阆中中学教师唐蜜向同学们介绍,1941年,侵华日军曾四次空袭川北重镇阆中,轰隆隆的炮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躲避炮火,学校也曾被迫迁至嘉陵江南岸,1943年迁回原址。
开学第一课,老师为高一新生敲响“醒世钟”(摄影 王玉贵)
20世纪70年代,阆中中学老师在西城门外发现当年日军空袭时的一颗“哑炮”,在拆弹专家的帮助下,将弹壳横向锯为三节,改做成了三口“校钟”,敲击它们发出的钟声,不仅是上下学的时间信号,同时也警示后人勿忘国耻,激励莘莘学子努力学习。
高一新生在“醒世钟”前分享感受心得(摄影 王玉贵)
阆中东风中学曾使用过的“炸弹钟”陈列于阆中市博物馆作为抗战文物展出,阆中中学则修建“国基广场”专门建亭悬挂“炸弹钟”并立碑纪事,而距离县城20多公里的水观中学“炸弹钟”仍然悬挂在一棵粗壮的树上,用于考试期间敲击发出信号。
《阆中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7-8月),日军飞机曾4次空袭川北重镇阆中,共计投下430余枚炸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4次轰炸共毁坏房舍1132间。第3次轰炸时,日军一航空炸弹掷于西门未爆,多年后被发现。
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四川阆中被内定为驼峰航线援华物资机场,这一绝密情报被日谍获取,导致日军数次对阆中进行空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