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豚商业研究院研究员黄海涛(欢迎转评赞)
这个夏天,城市消费的江湖风起云涌。当杭州小姐姐在直播间疯狂剁手,成都的火锅店排队到凌晨,北京的老字号却还在数着寥寥可数的客人,苏州的商场导购闲到刷手机——这注定是一场冰火两重天的消费大戏。
最新出炉的7月社零数据,就像给各大城市发了次月考成绩单。有的城市成绩亮眼到闪瞎眼,有的则尴尬得想藏起试卷。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份成绩单背后的故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消费王者,谁又需要回家好好补课。
![]()
第一梯队:学霸天团(增速>10%)
杭州不愧是电商之都,16.46%的增速直接封神。686亿的总额虽然不算最高,但这增长势头,堪比暑假补习班里的尖子生。直播间里“买它买它”的呐喊声,简直就是杭州消费的最强BGM。
成都也不甘示弱,927.5亿的总额,但配上11.97%的增速,稳坐西南消费增长第一把交椅。要知道,成都人可是能把排队等位变成社交活动的神奇物种,吃个火锅等三小时都不是事儿。
宁波作为低调的实力派,13.32%的增速让人眼前一亮。474.7亿的规模虽然不算大,但增速仅次于杭州,堪称本期消费考试榜单的最大黑马。
第二梯队:稳如老狗(增速5%-10%)
上海老大哥用1291.38亿的总额告诉你: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虽然今年多次被重庆超越,但底子还是很厚的,社零总量位居榜单第二。7.8%的增速看似平常,但考虑到这么大的体量,相当于一个月多卖了100个小目标,这实力不是盖的。7月的上海消费数据似乎正在复苏中,除了餐饮收入下降4.9%,其他指标均是正增长,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最猛,暴涨7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9.7%,金银珠宝类增长21.5%。
重庆崽儿更是生猛,1416.68亿的总额比上海还高,6.8%的增速也让一众城市望尘莫及。在消费方面,重庆是今年最靓的仔,已经用实力捍卫了自己的消费冠军宝座,山城人民用实力证明:我们不光能吃火锅,还能买买买,消费潜力无穷啊。除了7月单月社零总额超过上海,1-7月的数据也是领先,重庆社零总额9717.05亿元,同比增长4.2%;上海是9551.79亿元,同比增长2.5%。不管是总量还是增速,重庆目前都领先上海。
第三梯队:勉强及格(增速0%-5%)
武汉、郑州、长沙这三兄弟,增速都在2%-5%之间徘徊。就像班上的中等生,不算差但也不出彩。特别是武汉,2.3%的增速只能说还在恢复元气,热干面卖得还行,但逛街的人还是少了点,远远没有出口那么亮眼。
东莞作为世界工厂,-1.6%的增速略显尴尬。312.96亿的规模不算大,增速还在下滑,看来外贸订单减少确实影响了大家的消费信心,得加把劲。
第四梯队:需要补课(负增长阵营)
北京这次确实有点掉队了。940.13亿的总额虽然不低,但-7.3%的增速实在不太好看。北京7月份卖的最好的竟然是金银珠宝、化妆品,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可能是有国补的因素,有19.6%的增速;但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石油及制成品、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等消费就比较惨了,分别下滑33.6%、27.3%、17.3%、13.8%、12.4%。
按理说暑假应该是北京的旅游消费旺季,各种夏令营研学也能带来不少消费啊,到底是为什么呢?还得继续观察观察后面的数据,1-7月的表现欠佳,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了4.2%,其中餐饮收入下降3.6%,商品零售下降4.3%,通讯器材类下降24.4%。
广州、深圳这对粤港澳大湾区CP也让人大跌眼镜。广州-2.68%、深圳-1.13%,虽然跌幅不算大,但作为一线城市,这个成绩确实不该。看来深圳人都把钱花在买股票,广州人则在攒钱看演唱会?
最惨的还是苏州和南京,一个-9.54%,一个-9.31%,堪称难兄难弟。这两座长三角的重要城市,原本应该是消费重镇,今年的苏超也带来了不少人气,怎么消费就没起来呢。制造业不景气,看来确实影响了消费意愿。
数据背后的真相
- 南方城市整体比北方能买
除了北京在北方撑场子,其他北方城市要么没有公布具体数据,要么表现一般。而杭州、成都、重庆等南方城市则一个个生龙活虎,尤其是重庆,增速那是杠杠滴,把上海都甩在后面。
- 电商之城就是牛啊
杭州的表现充分证明,直播电商真的能带动消费,还有大量的创业者来创业,带动了不少“杭漂”来消费。其他城市还在指望线下复苏时,杭州已经玩转线上线下一体化了。- 旅游城市吃香喝辣
成都、重庆、杭州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暑假期间游客爆满,直接带火了当地消费。- 制造业城市压力大
苏州、东莞这些制造业重镇,受外贸订单减少影响,老百姓赚得少自然就花得少。
未来展望
8月已经结束,接下来的中秋国庆双节,将是各城市翻盘的好机会。北京能不能凭借文化优势打个翻身仗?苏州南京能否止跌回升?杭州、成都、重庆会不会继续狂飙?这些都值得期待。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老百姓敢花钱的前提是得有钱赚。只有就业稳了,收入涨了,大家才愿意打开钱包痛快消费。否则再多的消费券,也只能带来短暂的热闹。
消费不只是冷冰冰的数据,更是千家万户的烟火气。期待下个月,能看到更多城市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让市井街巷重新充满生机与活力。
毕竟,谁不喜欢热闹喧嚣的都市生活呢?那才是经济真正该有的样子。
![]()
与此同时,夏日的餐饮市场,上演着一场悲喜交加的戏剧。最新数据显示,各大城市的餐饮复苏出现惊人分化,有的城市门庭若市,有的却门可罗雀。
帝都北京和魔都上海这对“难兄难弟”,虽然体量依然领跑(北京119.3亿,上海150.53亿),但增速却双双告负(北京-3.5%,上海-4.9%)。这说明什么?大家都了紧了裤腰带,花钱变得更谨慎了。
最惨的当属美食之都成都,114.8亿的营收看着不错,但-31.43%的增速简直惊心。要知道,这可是以“吃货天堂”著称的城市!可能是七八月的极端天气劝退了食客,也可能是火锅串串真的吃腻了?
相比之下,郑州和长沙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郑州以10.9%的增速笑傲群雄,长沙则保持6.38%的稳健增长。长沙46.68亿的规模虽然不大,但胜在势头良好。看来湘菜和豫菜的吸引力正在持续升温,或者是两个地方的网红品牌带动效应,长沙一直是吃货的天堂,各种特色美食层出不穷,郑州。郑州可能来了不少外地游客,带动了当地的餐饮消费收入,8月26日携程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市场报告》显示,郑州凭借稳定的客源吸引力跻身“国内周边游目的地TOP9”。
数据背后透露着一个明显趋势:餐饮消费正在从“贵”向“惠”转变。性价比高的地方菜系更受欢迎,而高端餐饮则面临挑战。同时,极端天气、消费降级等因素都在影响着人们的“下馆子”频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