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H-1B签证政策,本为吸引全球科技人才设计的签证,却成了印度人的“专属通道”。
2024年,美国发放的8.5万个H-1B签证中,82%被印度人获得,而中国申请者仅占6%。
而硅谷科技公司的招聘现场常出现荒诞一幕,印度裔面试官面对清一色的印度裔竞争者,白人工程师反而像“误入班加罗尔分公司”的外人。
有人说,印度文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美国。
超市货架上,印度脆饼与玉米片街头巷尾,排灯节装饰取代了万圣节南瓜灯共享空间,宝莱坞电影票房屡创新高,瑜伽成为全民健身风潮。
更令人震惊的是,2025年2月,卡什·帕特尔以微弱优势当选FBI局长,成为该机构首位印度裔掌门人,连美国国家安全领域都出现了印度人的身影。
现在美国有很多人,也对印度人不满,因为大量的印度移民涌入,加剧了美国国内的就业竞争,特别是对于低学历、低技能的美国人来说,就业压力更大。
印度人多了,印度人甚至把自己的种姓制度带到了美国。
有调查显示,硅谷的达利特人平权组织在短时间内就收到了大量关于种姓歧视的投诉,涉及Facebook、思科、谷歌、微软等多家知名企业。
有的是因为种姓被拒绝晋升,有的是因为种姓被同事排挤,甚至还有的是因为种姓被上司性骚扰。
在美国的某些印度裔社区,种姓被用来筛选配偶,甚至影响孩子的教育选择。
刚开始国社会对印度移民中的种姓问题并不太在意,毕竟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各种文化、宗教、种族在这里交融碰撞。
种姓制度这种“小众”问题,似乎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随着印度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种姓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一些城市开始立法禁止种姓歧视,比如西雅图就成为了全美首个立法禁止种姓歧视的城市。
一些民间组织也积极行动起来,为达利特人等低种姓群体争取权益。
现在印度移民的涌入,正在改变美国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
这种改变是缓慢的、渐进的,但却是不可逆转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