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浪潮席卷全球
印度人往外走这事,早从十九世纪就开始了。那时候英国人搞殖民,把印度人当劳工往各个地方运,主要为了填补种植园的劳动力空缺。像圭亚那、斐济、毛里求斯这些地方,本来人口结构挺单一的,结果因为这些劳工定居下来,慢慢就变了样。
据统计,到现在全球有超过3500万印度裔散布在各个国家,其中不少已经成了当地公民。2022年一年,印度就输出250万移民,这数字稳坐世界第一宝座。想想看,这么多人出去,不是散兵游勇那种,而是成群结队,带着文化和习惯一块儿移过去。
这些移民主要去哪儿呢?美国有540万,加拿大160万,澳大利亚78万,还有中东和东南亚国家。早期那些劳工多是穷苦出身,去了圭亚那这种南美小国,从1838年开始,英国人就从印度拉人过去干活儿。劳工们合同到期后,好多选择留下来,买地种东西,渐渐积累财富。
到二十世纪初,印度裔在圭亚那人口占比就接近四成。类似情况在斐济,从1879年到1916年,英国运了6万多印度劳工去种糖,独立时后印度裔差不多占一半人口。毛里求斯更夸张,从1834年起引入劳工,到现在印度裔占了66%,成了绝对多数。
为什么印度人这么能走出去?一方面是国内人口多,机会少;另一方面,他们教育水平高,尤其现在移民的那些,高学历的多。在美国,印度人拿了74%的H-1B签证,硅谷三分之一工程师是印度裔。
科技公司老总里,好多像谷歌、微软的头头都是印度背景。这帮人出去不光打工,还建社区、办学校、搞媒体,保持自己的文化。印度政府也聪明,每年1月9日办海外印度人节,通过外交部管侨务,把这些海外群体当战略资源用。结果呢,这些人不但汇钱回家,还影响所在国政策。
当然,这迁徙不是一帆风顺。早期劳工条件苦,很多人合同期内受虐待,后来批评声多,系统才慢慢停下来。但影响已经流下了,这些国家人口结构大变。印度裔不光人数多,还在经济上占优势,像在毛里求斯控制商业,在圭亚那主导糖业。
澳洲那边,印度裔管着50%药品分销。加拿大呢,印度移民从2013年起翻了三倍,多干IT活儿。英国2022年出了印度裔首相苏纳克,新加坡总统也是印度裔。可见,这股浪潮不光是人走出去,更是文化和影响扩散。
中国这边也注意到了类似现象,但咱们的华侨华人大多注重融入当地,不太搞成块儿那种。印度这种模式,有它的优势,但也带来些问题。
主体地位悄然确立
印度裔在一些小国成了多数,这过程其实挺慢的,但一步步就稳住了。拿圭亚那说,独立1966年时,印度裔已经占大头,通过选举上台。切迪·贾根1992年当总统,印度裔政党多次掌权。在斐济,印度裔1970年独立时人口差不多一半,1999年出了首位印度裔总理马哈德拉·乔杜里。毛里求斯1968年独立,西沃萨古尔·拉姆古兰领导,当了首任总理,现在印度裔占68%。
怎么确立的?从劳工起步,积累经济实力,再转政治。早期他们在种植园干活儿,合同后买地做生意,建协会、寺庙,保持团结。教育上也下功夫,办学校教自家语言。政治上,组政党,动员投票。像加拿大2021年大选,17名印度裔议员当选。在美国,印度裔有自己的政治联盟,推动政策。澳洲、英国也一样,印度裔议员常替印度说话。
新加坡印度裔占7%,但总统是他们的人。葡萄牙总理、圭亚那总统,全印度裔。哈里斯在美国副总统位置,也有印度血统。这不光是个人成就,更是群体组织好。印度政府帮忙,通过侨务部联系,鼓励投资回流。结果,这些人在所在国形成网络,掌控资源。
但确立过程有摩擦。在斐济,土著不满意印度裔主导,土地改革啥的闹矛盾。圭亚那也一样,非裔和印度裔早就有隔阂,从劳工抵达就埋下种子。毛里求斯相对稳,但克里奥尔人有时抱怨资源分配不公。
中国华侨在东南亚也有类似经历,但咱们更强调和谐共处,不太追求主导。印度这种悄然确立,靠的是系统性转移,不光人去,还带文化和组织。这模式在小国有效,但在大国就变影响少数群体。
深远影响逐步显现
印度裔成了主体,带来的影响可不小,既有好的一面,也有麻烦事。先说积极的,他们推动经济,侨汇多,2024年印度收了1290亿美元侨汇,全球最高。这钱帮印度发展,也让所在国受益,像科技贡献啥的。但负面也明显,尤其族群摩擦。
圭亚那1964年种族冲突,非裔和印度裔打起来,伤了好几百人。1990年代选举又闹骚乱,社会稳定受影响。斐济更严重,1987年土著军官乔治·斯佩特搞政变,推翻印度裔政府。2000年又来一次,好多印度裔外迁,去澳洲啥的。结果斐济印度裔人口降了,经济也停滞。毛里求斯稳些,但土著有时抗议,觉得印度裔偏心本族。
外交上也风险大。2023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指责印度涉锡克教领袖遇害,闹得两国关系冷。锡克裔政客两面性,对内代表加拿大少数,对外掺和印度事儿。印度裔网络增强印度话语权,但也成引爆点。在小国,印度裔主导常被说成印度势力,引发暴力。
文化变化也来,像澳洲南亚节日成州假,学校教印地语。但有些地方环境变差,加拿大居民抱怨垃圾多,卫生问题。印度裔扩张让本地人觉得文化边界模糊。
2024-2025年,印度用移民控制压制异见,撤销海外印度人卡,针对批评者。报告说57张2024年撤销,2025年前五月15张。这让侨民害怕,影响言论自由。印度-巴基斯坦冲突2025年也牵扯侨民,法国印度裔抗议巴基斯坦。
总体,这后果是机遇和挑战混着。印度裔贡献大,但摩擦多。相比,中国侨民更注重融入,避免冲突。印度模式提醒大家,移民要平衡,不然容易出事儿。长远看,这影响会继续发酵,得看各国怎么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