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错过这个阶段,再想培养孩子的习惯,难度就会大很多。
尤其是入学第一个月的 “仪式感” 很重要,要让孩子明白 “我是小学生了,该养成新习惯了”。
推荐 9 个好习惯,家长一定要帮孩子落实。
3 个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
第一个 “会听讲、爱提问”。很多孩子上课盯着老师,看着很专心,一提问什么都不会,其实是走神了。
成绩好的孩子爱问问题,“学问” 是 “问出来的”,不会提问就不会思考,学了也白学。
家长别总问孩子 “今天学了什么”,不如问:“你今天上课提了什么问题?”,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
第二个 “爱看书的习惯”。一定要有孩子专属的书架,营造阅读氛围。
别在孩子看书时你在旁边玩手机,孩子学习时别打扰,要让他感受到 “看书是一件舒服的事”。
第三个 “把学习放第一位”。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再玩,让孩子明白 “学习是最重要的事”,其他事情都要往后排。
3 个生活习惯,帮孩子养成独立性:
第一个 “按时作息、守时”。起床、睡觉要固定时间,答应的事要按时做,比如 “说好看 20 分钟电视,到点就关”,守时是很重要的品质。
第二个 “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动做家务”。要给孩子安排 “劳动岗位”,比如给回来爸妈递拖鞋、饭后收拾碗筷,这些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别什么都替孩子做,这会剥夺他锻炼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能力会越来越差,不靠说教,而是让孩子在做事中明白 “这是我该做的”。
第三个 “讲卫生、东西放回原处”。别让孩子把东西扔得导出都是,进门后书包、鞋子要放好,玩具玩完要归位,讲卫生、有秩序的习惯,能让孩子更有条理。
3 个品德习惯,决定孩子的人品和社交:
第一个 “文明礼貌”。见长辈要打招呼,懂得尊老爱幼、遵守秩序,比如排队时不插队,这是基本礼仪,不能容忍孩子 “没礼貌”。
第二个 “善于交往、合作”。鼓励孩子对同学宽容,愿意和别人沟通合作,能和同学好好相处,孩子才会喜欢上学。
第三个 “不说谎、明辨是非”。孩子犯错很正常,“犯错是孩子的权利”,怕的是他犯错后不认错。
告诉孩子 “错了没关系,要知道哪里错了,下次改正”,明辨是非比不犯错更重要。
这 9 个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该养成的。
家长和学校一起努力,帮孩子打好基础,比让他多认几个字、多做几道题管用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