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最后通牒”突然甩出,把伊朗核问题直接推向了悬崖边。8月28日,英法德三国联手按下了一个危险的倒计时按钮——整整30天。期限一到,制裁大棒可能再度挥向伊朗。而这一次,世界准备的好像不是和解,而是一个更不确定、更危险的伊朗。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欧洲不耐烦了:最后30天倒计时开始
“够了,我们没多少耐心了。”——这大概是英法德三国联合声明最直接的潜台词。
他们启动的是一个叫“快速恢复制裁”的机制。简单说,就是如果30天内联合国没通过新决议延长对伊朗的制裁豁免,十年前那些严厉制裁就会自动恢复。
为什么是现在?因为2015年那份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今年10月18日就要正式到期了。欧洲这边说得明白:你伊朗从2019年就开始一步步违反协议,浓缩铀纯度早就超标,我们不能再无限期等下去。
不过,话也没完全说死。声明里还是留了句话:这30天内,谈判大门还在,想谈,我们照样谈。
二、俄罗斯紧急出手:能不能再缓半年?
眼看局面快要僵住,有人站出来打了个“缓冲牌”。
俄罗斯最近直接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决议草案,核心意思就一个:把现有协议期限延长半年,到明年4月再说。
这个时机很有意思——10月正好轮到俄罗斯当安理会轮值主席。这等于是在欧洲“最后通牒”之后,迅速给局势降了一次温。
延长半年,不是彻底解决,但至少能避免协议“猝死”。问题是:美国、英国、法国,会点头吗?
三、伊朗的强硬回击:谈可以,但别想逼我屈服
伊朗的反应一点都没犹豫。外长阿拉格齐直接说欧洲这个举动“既不合法、也没道理”。副外长加里巴巴迪的话更狠:如果你们真启动制裁,伊朗就直接关闭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通道!以后核问题只跟安理会谈,欧洲别想再插手。
这话不是随便说说。今年6月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之后,伊朗国内反西方情绪早就拉满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上周还专门强调:“那些想着靠和美国谈判解决问题的人,太天真。”
谈判可以,服从?免谈。
四、背后那根刺:美军空袭之后,信任早已归零
为什么现在谈判这么难?今年6月是个转折点。
当时美军直接空袭了伊朗三处核设施。虽然大规模战争没起来,但这件事彻底把美伊之间那点本就脆弱的信任炸没了。
伊朗这边后来其实做过一点让步,比如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核查人员重返伊朗——但这是在自家核设施被炸之后做出的反应,根本不是出于信任,更像是冷静后的战术选择。
所以现在欧洲还想用“制裁倒计时”来施压,伊朗手里也握着反制筹码:真逼急了,彻底切断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谁更慌?
五、协议失效之后:我们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伊朗?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是:如果30天后协议真的彻底失效,我们会面对一个什么样的伊朗?
很可能是一个更不受约束、更敢于冒险的伊朗。浓缩铀纯度可能进一步提升,核材料库存继续增加,对外援助地区代理人的动作可能更大——而这些,都会发生在国际监督可能大幅减弱的前提下。
十年前那份协议虽然不完美,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对话框架和监督机制。现在这个框架正在崩塌,而新的共识,连影子都还没看到。
结语:30天,与其说是“谈判期”,不如说是“风险观察期”。欧洲赌伊朗怕制裁,伊朗赌欧洲怕混乱,俄罗斯在想办法降温,美国还在暗中观望。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30天后协议真的彻底失效,我们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个“核协议约束下的伊朗”,而是一个更不可预测、更敢于冒险的中东大国——那对全世界来说,都不会是好消息。(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界面新闻相关报道和联合国官网第 2231 号决议相关介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