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同济大学与无锡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联合共建的“产教融合创新实习实践基地”在无锡正式揭牌,标志着双方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校地合作迈入深度协同新阶段。
在揭牌仪式现场,校地双方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课题研究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展望。此次基地共建,不仅是校地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的关键举措,更将通过“项目导向+人才培育”的双向联动——以无锡实际规划项目引导高校教学方向,培养符合城市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依托高校人才优势为城市发展注入创新动力,实现校地资源互补、共赢发展。
此次“产教融合创新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与总体规划课程启动,共同开启了同济大学与无锡校地合作的新篇章。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同济大学在理论研究、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协同联动,全力推动基地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产教融合的示范平台,为无锡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头部高校将目光投向无锡。
日前,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发布了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一期)规划设计方案批前公示。
根据公示消息,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项目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城铁站区,中惠大道以北、规划唐南路以东,建设单位为南京邮电大学。
今年7月,无锡市惠山区政府召开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建设工作专题推进会。会议强调,要紧盯开工建设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清单化、责任化推进项目工程实施,确保南邮无锡校区2027年顺利投用。
早在2023年12月,无锡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通知》中明确提到了:提质建好江南大学,建成投用江南大学宜兴校区和江阴校区;启动建设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学校,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华夏IT英才的摇篮”。
学校本部坐落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三个校区,新建无锡校区将成为南京邮电大学的第一个非省会校区。
实际上,在此之前,无锡已有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三所“双一流”高校本省异地校区。
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成立于1988年。校区聚焦微电子、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紧密对接无锡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建有集成电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筹)及部分科研机构。该校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招收部分专业的本科生。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淡水渔业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依托南农大的农业科学优势,专注水产养殖、渔业资源、水环境生态等领域。优势学科有:水产养殖学、渔业资源与环境、水生动物医学。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是南京理工大学的异地校区,于2020年启用,位于无锡江阴市。校区聚焦国防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设置了新能源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网安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及部分研究机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目前以研究生和部分专业的本科生为主。
据悉,南邮建设新校区后,将布局5个二级学院,设置11个本科专业。与东南大学、南农、南理等相比,属于当地本科教学规模最大的异地校区。
除了以上4所“双一流”高校异地校区之外,无锡本地有一所“双一流”高校江南大学,另有无锡学院和无锡太湖学院两所本科高校。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无锡轻工业学院,2001年合并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后更名。学校以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闻名。
无锡学院前身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独立学院),2021年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江苏省和无锡市共建。学校定位为应用型理工类高校,重点服务无锡集成电路、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
无锡太湖学院是江苏省首批民办本科高校(2002年成立),前身为江南大学太湖学院(独立学院),2011年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学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涵盖工、商、艺、医等多学科。目前在校生2万余人,是江苏省规模较大的民办本科之一。
作为高教强省,江苏省内13个城市中,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4座城市拥有属地“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南京最多,达13所,其它三座城市各一所。有9个城市积极引入“双一流”高校异地校区,实现了“双一流”建设高校零的突破。
除省会南京外,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苏锡常三地,共计落地“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校区11个,其中,苏州、无锡各4所,常州3所。
而无锡则因落地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校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总数位居全省前三,仅次于南京和苏州。从名校资源方面来看,是名副其实的“江苏高教第三城”。
此次,同济大学与无锡市共建“产教融合创新实习实践基地”,虽不是校区,但其产教融合的模式,必然将同济大学的优质资源与无锡本地产业融合,进一步赋能无锡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无锡的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新动能。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整理自: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以上各高校官网、公众号软科、媒体公开报道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