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五,阿里巴巴发布新一季度财报,科技板块的表现可谓格外亮眼。财报显示,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三年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现在来看,除了电商阿里又多了一条稳健向上的增长曲线,那就是AI。去年以来,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海外企业都在选择与阿里的通义AI合作。
国际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刚刚就发布了一份新报告,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市场,阿里通义市占率第一,份额占比达到17.7%。
![]()
要知道,如今生成式AI正在加速渗透中国企业级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我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已经突破30万亿,其中企业级市场约占三分之一。可别小看了这个比例。
要知道,这1/3的企业级市场,是千行百业落地大模型的真实一线情况。而且企业是真金白银付费的,这才能让AI公司产生良性盈利。所以说,企业级市场才是考察中国AI云能力的关键。
中国企业在AI布局上选择谁,这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进程。马太效应大家都听过吧,领先企业凭借技术、资本和生态的持续积累,会进一步拉大与追赶者的差距——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而阿里通义之所以能成为当前被中国企业使用最多的大模型,正是依托阿里巴巴前期在云计算、芯片等领域的坚定投入企业端的飞轮一旦开始转动,后续增长将会是爆发式的。
不久前,《2025年度中国商用大模型》厂商评估报显示,阿里已经是第二年获评领导者,通义大模型性能及商用能力蝉联中国第一。
作为国内率先开源大模型的科技企业,阿里希望通过开源,降低海量中小企业级开发者的门槛,大家齐心合力,一起推动整个中国AI产业的发展。
![]()
一个人能做的事儿是有限的,而一群人就能完成更多、更大的突破,这点阿里看得很明白。说到底,行业发展好了,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现在阿里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