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和
“澳门青年学者计划”
获选名单正式公布
华南理工大学共4位博士后获选
获选总人数位居省内单位第一
2025年起,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香港学者协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在全国首创、联合组织实施“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和“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湾区项目)”,每年选派广东优秀博士后到香港、澳门指定的大学,在港澳方合作导师的指导下,以港澳方大学合约研究人员的身份开展为期2年的博士后研究,内地和港澳方分别提供资助,共计对入选者资助超过70万元人民币。湾区项目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为入选者搭建更为广阔的产学研融合交流平台,加速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队伍,助推重点产业和新兴学科发展。
湾区项目亮点
SCUT
平台广阔
享受港澳地区和广东的平台资源。
资源丰富
汇聚大湾区顶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资源,港澳知名高校全职2年境外科研履历。
发展全面
关注学术研究,注重产学研结合,为个人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获选者简介
SCUT
赵辉辉,男,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专业,师从张宇峰教授、赵立华教授,在读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等荣誉,2022年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赴Texas A&M University联合培养,外方导师 Robert D. Brown 教授。2023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24年起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城乡规划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孟庆林教授、区俊辉副教授。研究方向聚焦人体热反应机理与城市微气候调控,主要涉及人体热舒适评估、热环境模拟方法及低碳健康城市空间营造。已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Building and Environment、Energy and Buildings、Building Simulation、Urban Climate和建筑科学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C)、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博士后在站期间曾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口头报告。
获选感言
很荣幸能够获选“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希望借助这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通过跨地区、跨学科的合作,在绿色低碳建筑、舒适宜居社区和健康韧性城市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力求产出既具学术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成果。同时,我也愿借此契机拓展国际化视野,继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衷心感谢导师、团队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也感谢未来技术学院与建筑学院的联合培养以及学校相关部门的信任和支持。未来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科研,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郑潇柔,女,202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学位,导师为陈劲松研究员。同年12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董守斌教授。郑博士的研究聚焦于高光谱图像识别算法的应用,并致力于跨域场景下的多模态算法研发。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 Intell. Transport. Syst.,EAAI,Int. J. Appl. Earth Obs. 等期刊共发表了10篇论文。在博士及博士后研究阶段,她曾荣获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优秀奖”与“院长特别奖”,并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中山市引进高端科研机构创新专项等。
获选感言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幸运的是,一路走来始终得到诸多支持与鼓励。感谢学校提供优越的平台与资源,尤要感谢博士后合作导师董守斌教授在每一个关键阶段给予的悉心指导与启迪,使我受益良多。同时感谢团队成员们的无私帮助与携手共进,共同营造了自由探索、合作融洽的学术氛围。未来,我将继续秉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拓展研究方向,力求在科研道路上勤耕不辍,奋勇前行,未来可期。
樊有准,男,2025年6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导师为宁成云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2025年9月即将进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宁成云教授)。主要从事半导体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开发及其抗菌感染、组织修复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封面论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曾获得2024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年度校长奖学金等荣誉。
获选感言
很荣幸能够获选香江湾区项目,这是激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与期许。非常感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建的优质平台及提供的宝贵资源,为我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博士后阶段是我从学生迈向青年科研者的关键阶段,借此专注深耕研究方向,加深对学科领域的理解,也努力拓宽学术视野。华工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未来我将继续把它践行在科研工作中,脚踏实地、勇于突破,努力为材料学科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张云飞,男,2024年9月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师从申益副研究员,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11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申益副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质衍生物的电化学转化。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包括《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影响因子21.1)、《Fu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篇。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团队的多个科研项目,包括面上、军工项目等。
获选感言
非常荣幸最终获选,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培养,感谢我的导师申益老师一路以来的指引与支持,耐心与宽容,感谢团队里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所给的帮助。科研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每个阶段都是新的开始。保持热爱与初心,调整压力,然后坚持下去,相信会有好事发生。未来,我会秉持严谨的态度、脚踏实地深耕自己的领域。
乘湾区建设之东风,借粤港澳协同之势,三地顶尖资源正被精准撬动。华南理工大学将博士后队伍作为学校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依托国家、省、市等各级政策和平台,整合学校资源,为博士后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持续推动博士后队伍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华南理工大学热忱欢迎全球青年才俊
来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点击了解博士后政策)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人事处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