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和半荒漠之间,生长这一种长相特别的动物——赛加羚羊,作为和猛犸象一样的冰河时期活化石,它们最让人过目不忘的特点就是那只超级夸张的大鼻子。
![]()
赛加羚羊的鼻子又高又长,几乎盖到嘴的位置,鼓鼓囊囊,像缩短版的小象鼻。别看长得奇怪,这可是赛加羚羊安身立命的“秘密武器”。它们生活的地方夏天风沙滚滚,冬天又干冷刺骨。为了适应这种特殊环境,赛加羚羊的鼻腔里布满腺体、粘液管和细毛,活脱脱就是一个全天候“空气处理系统”。夏天能过滤掉风沙,冬天能把冷空气加温、加湿,保护肺部不受伤害。到了11月发情期,雄性的大鼻子还能进一步膨胀,起到“扩音器”的作用,把吼声放大,用来吸引雌性并且威慑对手。可以说,这只大鼻子既是生存工具,也是竞争武器。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也叫作高鼻羚羊,属于牛科动物,和羚羊是亲戚,但它们的历史要更加悠久。在250万年前的更新世,赛加羚羊曾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甚至北美洲都有它们的化石踪迹。和猛犸象、披毛犀一样,它们都是冰川时期的“老居民”。不同的是,猛犸和披毛犀没能熬过气候巨变,而赛加羚羊凭借对草原环境的适应活了下来,成为如今的“冰期遗存物种”。
除了鼻子,雄性赛加羚羊还有一对琥珀色的尖角,长度能达到20到40厘米。在发情期,雄性之间会爆发激烈的争斗:先用膨胀的鼻腔发出吼声挑衅,然后低头猛撞,用尖角拼个你死我活。因为它们是一夫多妻制,胜利者能同时获得4位左右的“妻子”,失败者则会完全失去繁殖机会,所以导致求偶战争格外残酷。
20世纪末,因为盗猎和栖息地破坏,它们的数量曾经一度跌到不足5万只。好在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加强保护,种群数量已恢复到80万只以上。
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赛加羚羊的分布,但在上世纪50年代因捕猎和环境破坏区域性灭绝。近几年,随着它们被重新引入甘肃、新疆地区半散养,这些古老精灵有望再次在中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我是李旭,陪您解读科学奥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