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举国欢庆,阅兵军机训练成果展示的关键时刻,一则消息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近日,竟有两人在阅兵军机训练期间,堂而皇之地违规放飞无人机进行拍摄,最终被执法人员当场抓获。
这一行为,究竟是单纯的好奇“作祟”,还是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任务”?
有人怀疑,这两人可能是他国派来的间谍,专门窃取军事机密,但也有人觉得,或许只是他们不懂规矩,犯下了大错。
那么,这两人到底是谁?他们真的是间谍吗?
好奇心引发的危机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要举行了,这场阅兵会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也会致敬历史,大家都等着看新型战机和尖端装备。
就在这时候,出了个无人机“黑飞”的事,有两个男子因为擅自拍军机训练被抓了,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件事。
8月下旬,北京一个军用机场周边,军机在加紧训练,为阅兵做准备,新型战机的声音吸引了不少人,也来了两个不该来的人。
信息来源:涉军区域周边多次出现无人机盘旋,疑拍摄参加阅兵的军机训练情况,国安部披露:2人被行政处罚
有人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热线说,训练区域附近老有无人机低飞,快飞到禁飞区了,像是在拍军机训练。
国家安全机关很快就去查了,通过追踪轨迹和比对视频,找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军事爱好者赵某,另一个是职业无人机飞手杨某。
调查发现,8月25日到28日这几天,他们没经过允许,好几次操控无人机进入军事敏感区域,总共飞了30多分钟,拍的内容里有多型战机起降的画面。
他们说,知道阅兵训练有新型装备,想拍点别人没拍到的,就冒险“黑飞”了。
最后,相关部门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罚了他们钱,还扣了设备,第一个举报的人拿到了5000元奖励。
表面看,这似乎只是两个普通人“一时兴起”的鲁莽行为,但细思之下,事件背后隐藏着很多危机。
无形的间谍之眼
无人机看着小,危害可不小,现在的无人机带着高清摄像头,能清楚拍到战机的型号、编队方式这些敏感信息。
这些信息要是到了境外势力手里,他们可能会用来分析我国的军事部署,弄清楚武器性能,甚至找到干扰的办法。
特别是阅兵训练的时候,新型装备都在这儿集中出现,一旦有信息泄露,国家安全可能会受很大影响。
信息来源:2人多次在我军事敏感区飞无人机,系军迷违规拍阅兵军机训练被举报!国家安全部通报
2023年有个例子,某军工企业的员工卫某,在论坛上发了涉密设备的照片,被境外间谍拉拢,最后被判了无期徒刑。
赵某和杨某出于好奇做的这些事,看着没什么恶意,却可能引发类似的问题,现在是信息时代,军事机密的泄露,往往一次没经过允许的拍摄,就可能引发一连串的问题。
“黑飞”的无人机不只是可能泄露信息,还可能直接影响军事训练的安全,要知道,军机训练有严格的空域管理和飞行计划。
突然出现的无人机就像不请自来的客人,可能干扰正常训练,甚至导致飞行事故。
2025年7月,山东舰抵港的晚上,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有个男子因为违规航拍被拘留了,这能说明“黑飞”对军事活动的威胁。
无知不是免责理由
赵某和杨某的行为违反了不少法规,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条例》都涉及到了。
北京市从2025年7月16日开始实施严格的净空管制,明确说禁飞区里不能放无人机这些东西。到了8月29日,管制更严了,连风筝、孔明灯也不让放。
这两个人虽然说自己是为了“娱乐”,但已经构成了“过失危害国家安全”,要是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刑事处罚。
现在无人机技术越来越普及,“黑飞”的事也经常发生,很多飞手不清楚哪里是禁飞区、限飞区,只靠手机APP导航,却不看临时管制的通知,觉得“玩玩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信息来源:多次在军事敏感区域周围违规放飞无人机,疑拍摄阅兵军机训练情况,2人被行政处罚
赵某和杨某就是这样,他们明明知道军事区域敏感,却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无人机拍的东西传不到国外去”。
这种不了解情况又心存侥幸的想法,是“黑飞”事件经常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我国在无人机反制技术上有了进步,但在复杂的地形或者有信号干扰的地方,还是有监测不到的区域,小型无人机灵活又隐蔽,这让监管变得更难了。
2025年,军工企业在智能化布局中,无人机和地面装备协同作战的技术有了突破,但民用无人机用得太随意,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这些年,境外势力常常以“军事爱好者交流”或者“高价收购航拍素材”为借口,引诱普通人泄露敏感信息。
2025年4月,就有一个军工企业的员工因为类似的原因被策反,这个案例给大家提了个醒。
赵某和杨某拍的那些“独家画面”要是被不法分子拿到,可能会成为间谍活动的素材,造成的危害比他们自己想的要大得多。
这次事件能处理得这么快,多亏了群众通过12339热线及时举报,2024年,全国有关间谍线索的举报比上一年增长了37%。
其中45%来自市民对异常飞行物、可疑拍摄行为的主动关注,第一个举报的人拿到了5000元奖励,这不仅是对他行为的认可,也能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安全守护中来。
要想避免这类事情再发生,得从源头解决,比如升级技术,推广无人机实名登记和禁飞区自动预警系统,限制违规飞行。
2025年,内蒙一机等企业在无人机智能化方面有了突破,民用无人机的管理可以借鉴这些技术。
国家安全不是小事,一个小小的无人机,可能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很大的漏洞。
大家别觉得这事和自己没关系,平时多留意,发现不对劲的情况,赶紧打12339举报,说不定就能避免一场大危机,保护好咱们国家的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