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称“云游四海的真传弟子”,皈依证是地摊买的,“消灾避祸”的符纸,也仅是三分钱一张批发的普通红纸,他的真实身份,则是一名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
2025年7月24日,随着法槌落下,假大师李某因诈骗罪获刑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天价吉签”连环套
2025年4月20日傍晚,市民周先生行至某寺庙附近时,被一名“算命大师”拦下,他以“即将转运”等吉利言语引起周先生注意,并递上一叠红色卡片让其抽取,周先生随手一抽,竟是醒目的“吉”签!
未及欣喜,底部“喜钱6666元”的高价标注让他十分意外和错愕。“您接下来运势极好,钱财身外物,别人都成千上万给,您看着给,咱结个善缘!”
“大师”这番激将法让面薄的周先生倍感压力。见周先生仍存疑虑,“大师”随即出示“皈依证”,并连连奉承其“面相贵气”“福报深厚”。双重攻势下,周先生放松了警惕,咨询起睡眠问题,话音刚落,“大师”立即掏出“开光符纸”,声称随身携带即可解决睡眠不佳。
在其巧舌如簧的吹嘘下,被其蒙蔽的周先生支付了2999元收下“符纸”。不成想,“大师”话锋一转,又声称该款项需上交寺庙,要求再另向他个人支付666元“指点迷津费”。碍于情面,周先生再次转账,得逞后,李某特意叮嘱“不可与人言,否则法力消”,以此阻断求证。
一周后,周先生与友人再访寺庙,竟在寺门口再次遇见“大师”。此时的“大师”全然不见当日的超然物外,正急切地穿梭于人流中,拦下过往行人,不断重复着“算命转运”“指点迷津”的话语,然而,迎接他的多是路人警惕的摆手和匆匆离去的背影。
这番四处碰壁的场景与一周前的“大师点化”形成强烈反差,周先生幡然醒悟,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警方当场将仍在伺机作案的“大师”李某抓获。
戳破“假大师”画皮
到案后李某对其诈骗罪行供认不讳。据他交代,2024年3月,小学文化的他来沪谋生。求职屡屡碰壁后,生计无着,受老家以“看相算命”为业的同乡启发,竟将目光投向寺庙周边。
为行骗,他特意返回老家购置伪装道具。短短数日,李某便为自己披上华丽“袈裟”,他自称寺庙僧人,虚构进修经历,并将微信名改为“佛渡有缘人”。更为关键的是,他在老家农村的地摊上花30元购买了伪造的“皈依证”,并批发廉价纸张充当“辟邪符纸”,这些道具成了他日后招摇撞骗的“法宝”。
此外,李某行骗深谙“天时地利”。他虽住浦东,却专挑农历初一、十五及周末等香客较多的时段,流窜至寺庙周边,以“指点迷津”“抽签消灾”等话术搭讪路人,取得信任后诈骗钱款。
“正经的五行推演我半点不通”,李某到案后坦言,“全靠察言观色,专拣好听话哄人掏钱。”在李某天花乱坠的花言巧语下,3分钱的普通红纸摇身一变成为价值2999元的开光符纸。不仅周先生被蒙骗,他还以同样手法骗取赵女士18000余元、吴女士3000余元。
2025年6月,案件移送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在全面审查案卷材料,讯问李某的基础上,承办检察官还详细询问了三名被害人,核实被骗细节。
被害人赵女士时回忆称,初遇李某,对方让其抽签并索要“喜钱”,她生疑未付,仅添加微信后离开。此后,她频繁收到李某发来的“晚上不宜出门”等告诫及“过了元旦会有好事”等预言,李某的部分话语恰巧契合了她当时的想法,加之其伪装的“大师”身份,赵女士逐渐放松警惕,最终被李某以“法事”、“祈福”等名目诱导,陆续转账18000余元。
检察官认为,李某伪造僧人身份、虚构“祈福”“改运”等能力,骗取3名被害人20000余元。2025年7月24日,经普陀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判处李某上述刑罚。
检察官提醒:请广大市民朋友切勿轻信所谓“改运”“消灾”等说法,更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或进行财物交易。
原标题:《手持念珠,怀揣符纸 男子假冒“云游大师”实施诈骗获刑八个月》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解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