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特朗普刚踏进香港会场,原本热闹的”比特币亚洲2025“论坛瞬间变了味。
说好的重量级嘉宾呢?
香港证券会执行董事叶志衡突然”出差“了,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家里有”急事“要处理。两个人前脚还在演讲者名单上,后脚就从官网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种操作,连三岁小孩都能看出猫腻
1. 一场商业论坛为何变成政治雷区?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日程冲突。埃里克·特朗普的身份太特殊了——他不是普通的商界人士,而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次子,背后站着的是整个特朗普政治集团。
商业活动瞬间染上政治色彩。
香港特区政府的反应很着政治标签来,那我们就得按政治规矩办事。在当前中美关系微妙的节骨眼上,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都可能被过度解读。
港府的逻辑很清楚:与其冒险踩雷,不如干脆回避
2. 特朗普”拯救黎智英“的政治算盘
真正让港府官员避而不见的,是特朗普此前的一番狂言。
这位总统曾公开声称要”拯救“乱港头目黎智英,甚至扬言要把黎智英案纳入中美贸易谈判。
黎智英的”乱港“罪行铁证如山,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严厉制裁。特朗普想用贸易筹码换取一个罪犯的自由?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对香港司法独立的侮辱
港府的态度很明确:在特朗普收回错误言论之前,没必要和任何相关人士接触
3. 中美博弈下的香港智慧
更深层的考量在于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
香港总商会原定4月的访美计划已经两度延期,最新安排要等到明年春季。这种谨慎不是偶然,而是对复杂国际形势的理性回应
特朗普这个人出尔反尔是出了名的,哪怕今天签了协议,明天也可能翻脸不认人。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特区需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静待中美经贸团队的正式谈判结果
4. 表面张狂背后的战战兢兢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中美经贸问题上其实很小心。
虽然他和内阁官员动不动就威胁加征关税,但始终停留在口头威胁阶段。连”黎智英案纳入谈判“的说法,最近也没了下文。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反制手段确实打痛了他们
稀土断供的前车之鉴让特朗普集团不敢轻举妄动。表面上张牙舞爪,实际上生怕再次触怒中国,面临更严厉的经济制裁。
5. 一场”独角戏“的政治启示
埃里克·特朗普的香港之行最终变成了一场尴尬的”独角戏“。
这个结果其实很有象征意义:在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中,任何试图混淆商业与政治界限的行为,都会面临相应的后果。
港府官员的集体”缺席",看似是简单的外交回避,实际上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香港不会成为任何政治投机的舞台
特朗普想通过儿子的商业活动为自己的政治主张造势?香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想得美
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香港的政治立场,又避免了不必要的争议。在中美关系敏感期,这样的政治智慧值得点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