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晚自习时间,教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原本以为能利用这段时间自主梳理当天所学,查漏补缺。可老师一进教室,就拿起粉笔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新课。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许多高中生感到熟悉又无奈?高中晚自习究竟能不能讲课?教育部早有明确规定,可现实中不少学校却依旧我行我素,这背后到底有何缘由?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教育部在关于学生作息与学习安排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晚自习应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禁止利用晚自习时间讲授新课 。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学生的休息时间,避免学业负担过重,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足的休息对高中生至关重要,只有休息好了,才能保证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 。据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是高中生未来发展的必备技能,通过晚自习的自主探索、总结归纳,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学会独立思考 。
可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学校并未严格执行这一规定 。有的老师觉得正常课时不够用,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便将晚自习当作“第二课堂”,继续讲解新的知识点 。比如在数理化等学科,复杂的公式推导、难题解析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老师担心学生跟不上进度,就利用晚自习加餐补课 。还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自觉性差,自主学习可能效率低下,还不如多讲些内容,让学生多学一点 。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晚自习讲课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 。一部分学生表示理解老师的苦心,觉得老师多讲一些,自己能掌握更多知识 ,尤其是在面对考试压力时,多学一点就多一份底气 。但也有不少学生对此叫苦不迭 。一位高二的同学无奈地说:“白天上了一天课,脑子已经很疲惫了,晚自习还讲课,根本消化不了 。我更希望能有时间自己整理笔记、做练习题,把不懂的地方弄明白 。” 还有学生提到,晚自习讲课会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 。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点不同,有些同学想利用晚自习巩固弱势学科,可老师讲课就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走 ,自己的计划被全盘打乱 。
从家长层面来讲,看法同样存在分歧 。有的家长支持晚自习讲课,认为孩子在学校有老师监督学习,比在家效率高多了,老师多教一点,孩子成绩提升的希望就大一些 ,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就能更有优势 。但也有家长担心,晚自习讲课会让孩子过度依赖老师,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 ,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而且,孩子一直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身体能否吃得消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
学校晚自习讲课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教学任务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信任等因素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强大,学校之间的升学竞争激烈,为了提高本科上线率、重点率,学校往往会想尽办法提高学生成绩 ,增加教学时间似乎成了最直接的手段 。此外,部分学校对教育部政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处罚机制,即使违反规定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处,这也使得一些学校有恃无恐 。
晚自习讲课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度的讲课让学生失去了自我总结和反思的时间,知识难以真正内化 。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听讲解,没有时间去思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遇到变形的题目就无从下手 。长期如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一旦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道如何学习 。而且,晚自习讲课压缩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学习积极性受挫 ,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办法 。学校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将教学任务积压到晚自习 。比如采用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关的指导课程或讲座,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老师在晚自习时,可以进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而不是集体讲课 。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学校的晚自习安排情况 ,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和老师进行严肃处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